“大哥是給你啟蒙,真正的教導還是要給你請一位好老師。”
“你不願意?”
顧芯懿看他苦著個臉,跟受了多大委屈似的,很是奇怪。
不對勁兒啊,小石頭應該對讀書很感興趣才是,不然也不會在隻是個小廝的情況下還要抽出時間去讀書。
每當她給他搜羅來書籍時,小石頭臉上的喜悅笑容可不是裝的。
這怎麼跟要給他上刑一樣?
這時候的小石頭和顧芯懿遇到的小石頭可是不一樣。
那時候遇到顧芯懿的小石頭經曆社會的毒打很多年。
吃過了各種苦頭,知道讀書的好,還沒有一技之長。
顧芯懿給他一份工作,又給他讀書的機會,他當然會抓住這個機會拚命往上爬,並不代表他喜歡讀書。
現在不一樣了,他已經賣身給賢王府,還是顧芯懿的貼身護衛,顧萬重又安排了他習武。
他有了奮鬥的目標,有了安身立命的本事,自然對於讀書沒那麼執著了。
顧芯懿懶得去想其中的原因,活這麼久,要是每件事都得想通個所以然,那就太累了。
反正老師給小石頭找好了,她知道小石頭有讀書的天賦。
先給楊老師扔過去,能不能讀好是一說,得讓他學點兒東西才行。
就這樣,反抗無效的小石頭苦著臉,被顧芯懿送到了顧朝光那兒,和他一起準備迎接楊有為的考核。
看到學堂的事兒已經提上日程,顧芯懿跟芳菲儘提議讓她把府裡想讀書的人,不管是男的還是女的都送到學堂上去,再從外聘請幾個先生。
楊有為有幾個推薦的人選。
顧芯懿和顧萬重商量了一下,先是由顧萬重去皇帝那兒打個招呼,他們要開辦學堂肯定是要從皇上那兒過一下明路,不然日後皇上追究起來也是一樁麻煩事。
正如顧萬重想的那樣,隻是說一聲皇帝猶豫都沒猶豫一下就同意了。
他是在朝堂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麵,皇帝心中再有不願也說不出什麼來,誰讓顧萬重打的是替皇上分憂解難,為東升國選拔人才的旗號。
有皇帝背書,學堂的開展非常順利,很快就選好位置。
是一個官員閒置的宅院,三進三出,宅院占地麵積大的很,還有一個小型的跑馬場,改一改很適合給學子們學習所用。
顧萬重很快找好工匠開始改建學堂,顧芯懿閒著沒事兒也過去看了看。
工匠們都是熟手,動作很是麻利,根據顧萬重給出的規劃圖,已經建造出了一個大概。
抄手回廊,遊園涼亭,學子們的住宿食堂,訓練場地等應有儘有。
他們的學堂可不止教孩子死讀書,還會進行一定的體能訓練以及多方位發展。
楊有為所推崇的教育方式就是因人而異,一個孩子可能在讀書上沒有天分,但在其他的事情上能找到樂趣。
人對於自己所愛好的東西,總是願意為之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
但這樣的教育方式往往被認為不務正業,讀書人不讀書還想乾什麼?
在這個時代讀書被認為是最有出息的。
包括那些世家大族,官宦之後,都覺得讀書是最有臉麵的事。
隻有讀書讀的好,才能走入朝堂,封侯拜相。
不然隻是靠著祖輩餘蔭過活。
這些有權有勢的家族,有能耐有出息的子弟很少,多是是一些紈絝子弟,京城中有不老少人家都是這樣。
所以在朝堂上那些官員一聽說顧萬重要辦個學堂,還要收留這些紈絝子弟,他們一千個一萬個同意。
不為彆的,這些紈絝子弟可算有一個地方能去了,總比在家裡招災惹禍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