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沒有靈脈這些靈氣不穩定,可能半年內,也可能幾年,最長不超過十年這些泛靈之地靈氣便會消散,土地也會退化成為普通耕田。
家族不好派人管理,便將這些泛靈之地分發給族人作為福利,自己去經營。
其餘靈脈附近是沒有泛靈之地的,靈氣都被用來修煉或者種植靈田了。隻有鱒魚潭附近有溢散的靈氣形成了泛靈之地。
王文媛的意思李祥雲明白了。之前這七分靈田是父母好不容易爭取得來的,主要是王文媛是一階中品製符師,父親修行速度也是拔尖的。所以家族才把這七分田分給他們。而母親想要他去種植靈田。
現在這七分靈田是由五位先天期武者所打理。種植的是一階下品靈穀,一年一熟。
靈穀不像靈藥那般嬌嫩,必須要靈植夫才可以去種植。隻不過有了靈氣經常會招來一些先天期害蟲,這些害蟲就由先天期武者去處理,畢竟這種害蟲體內也有淡淡的靈氣,對他們來說是大補。
靈田內散發的靈氣他們雖然不能吸收,經常生活在這種環境也能增進修為,時間長了還能延年益壽,這種好事可是搶著做的。沒有一定的關係根本見不到李繁華夫婦!
而王文媛每隔幾天就去那邊釋放靈雨術,如果遇到解決不了的事可以請家族靈植夫去幫忙查看。
雖然王文媛也算是用心,但她隻會靈雨術,不會蘊靈術。再加上靈田靈氣不穩定,一年的收成也不多。
即便是這樣,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一年產八百斤靈米,價值八百枚靈珠,隻不過這些靈米都進了他們一家三口的肚子。
而有了李祥雲就不一樣了。雖然靈氣不穩定李祥雲沒法解決,但可以施展蘊靈術補充靈氣,遇到蟲害也能及時處理,這樣靈穀產量必將大增。
對於母親的提議李祥雲自然是樂於接受的。他現在正需要練習蘊靈術,隻有一棵巴掌大的小樹根本不夠用,要是有七分地的靈田目前是夠用了。
第二天他就前往鱒魚潭查看。鱒魚潭距離靈溪山隻有五裡地,不到半柱香的功夫便到了。
鎮守鱒魚潭的是他的十三叔公李慶明,如今已有八十多歲了,修為是練氣九層。但是看起來虎虎生威,像是個中年人,不見絲毫老態。
看見李祥雲到來也是十分開心。他們鎮守鱒魚潭之餘也是對家族事務了如指掌,知道李祥雲已經是一位一階下品符師,還準備學習煉丹之術。
在同輩中可謂是一枝獨秀,李祥貴隻是修為進步快,但是在他們這些長輩看來練氣前期修煉都很快,李祥貴的修行速度在以前確實驚豔。
隻不過他們這一屆修行速度很快,李祥貴隻能是突出,並不算驚豔。
隻有李祥雲算得上是驚豔,年紀輕輕便已經是符師了,不僅是李家,在整個望溪鎮也算得上最年輕的符師了。
因此,他們對李祥雲十分關注。李祥雲沒想到這些長輩竟然認識自己,急忙上前行禮。
看到李祥雲如此有禮貌,修為進步很快也是很刻苦。想到自家的孩子,一對比,突然發覺自家孫子進步空間還有很大啊,之前還是太溺愛了呀,今天得回去好好教育教育。
得知李祥雲來此的目的,李慶明好像想起來什麼對著李祥雲說到:“近幾天不知道什麼原因,有好幾處出現了妖獸的蹤跡,好在我們出現及時處理掉了,你要是遇到不要逞強,及時過來稟報,叔公自然會前去處理。”
李祥雲表示自己明白了,他隻是一個小小的練氣二層修士,隨便來一個妖獸恐怕都打不過,自然不會逞強。
隨後李慶明帶著李祥雲參觀了整個鱒魚潭,發現靈氣確實比較充足,難怪會有泛靈之地的出現。
轉了一圈,李祥雲向李慶明問道:“十三叔公,你們平時喂養靈魚什麼啊?”
“啊,靈魚需要喂養嗎?它們不是自然而然的長大嗎?”李慶明有點疑惑。
李祥雲瞬間無語,好像確實說的沒毛病。於是又道:“喂養靈魚可以加快靈魚的生長啊,這樣產量會更高啊,您沒有試過用靈穀喂養啊?”
聽到要用靈穀喂養雪鱒魚李慶明急了:“什麼!要用靈穀喂養靈魚?我們自己修煉都不夠,怎麼能拿去喂養靈魚。”
看到李慶明這樣,李祥雲終於知道為什麼沒有人去喂養靈魚了。確實啊,人總是先解決溫飽問題,然後才會想其他事情。
現在李慶明很明顯沒有解決溫飽,也就是修煉資源的問題。喂養靈魚之前沒有試過不知道收益如何,自然不會去做。
李祥雲沒有在這件事上多做困擾,隻是向李慶明說道:“這隻是侄孫一個不成熟的想法,畢竟修士吃了靈穀也對修煉有好處,想必靈魚也是一樣。”
李慶明回過神來意識到自己剛剛有點激動,沉思了一會說道:“你的想法不是沒有道理,還是可以施行的,隻是家族現在靈田不多,靈穀更是隻能勉強滿足族人需求,這等想法隻能以後再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