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宇瀏覽了一遍熱搜上的新聞,發現還真是如此。
他悶著頭嘿嘿樂了兩聲,然後把劉俊懿也喊過來看熱鬨,這小子幸災樂禍道:
“這幫公知博眼球都博到艾老這兒了,不知道他是有名的鷹派啊,連他都敢惹,就不怕艾老上門真實他?”
這場熱搜的起源,來自於JBTV記者王勤的一篇報道——
她將遙四發射現場采訪到的一手新聞,和自己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在博客寫出一篇《吉樂島和它的火箭朋友們》文章。
文章輾轉秦宇、劉俊懿、韋珅、陳嬌龍、郝傑、成無忌等十幾位工作人員的視角,從多個角度闡述了、即刻飛行創業之初到第四次發射的艱辛曆程。
王勤在文章的最後,親切的稱呼秦宇為東方的鋼鐵俠、龍國的馬廝克,給出了崇高評價!
這篇報道一經發布,立即引起軒然大波,被無數科技大V、地方媒體進行轉載,直接頂上了熱搜。
王勤原本隻是去打醬油的,電視台沒人願接一個瀕臨倒閉的火箭公司采訪任務,沒想到她竟一夜成名,成了電視台炙手可熱的實習生。
要知道,這個階段龍國的各家民營火箭公司,要麼忙著做PPT、要麼首飛爆炸,突然跳出來個發射成功的,怎能不讓人心潮澎湃?
尤其在博客結尾處,公布了一段火箭發射時的影像:熱帶小島雲霧繚繞,一支穿雲箭震天動地、呼嘯而出,直奔蒼穹!
東航大學航空航天係的艾啟蒙教授,在讀完報道後進行了轉載,並給出犀利評價:
“即刻飛行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必然。在全球火箭發射近乎被馬廝克一人壟斷的情況下,他們將目光瞄準輕型火箭發射服務,率先殺出一條血路!”
“與國內其他資金雄厚、科技備案完整的火箭公司相比,他們最大的優勢在於無畏,他們允許風險和失敗出現,並且敢於嘗試!”
“而其他公司總是在害怕、或者說保守,希望儘可能規避失敗,他們總希望準備得更充分、為發動機做更多的測試。”
“假如他們遇到三次發射失敗的情況,那麼一定不敢鋌而走險進行第四次發射了,他們寧願丟掉合同、沉澱五年來解決一係列問題。”
艾啟蒙頗為讚賞的比喻即刻飛行,就像一支永遠充滿乾勁的搖滾樂隊!
“把其他友商擺在一起,可以組一支古典樂隊,他們總是舉止優雅,按照循序漸進的步調,一邊享受田園時光、一邊八麵玲瓏的工作。”
“而即刻飛行就是狂野不羈的搖滾樂隊,硬式搖滾和重金屬樂是他們的靈魂,每個人都抱著吉他大喊大叫,恨不得能立即上房揭瓦一般。”
“我想這就是他們成功的秘訣,火箭公司要想在未來前沿生存下去、要想實現登陸火星的夢想,就少不了這樣的激情!”
當然也有不少大V對此進行反駁,他們認為即刻飛行隻不過發射了一枚30噸推力的小玩意而已,沒什麼值得吹噓的,與SpaceX、波音、洛克希德公司比,它還差得遠!
有人扒出了艾啟蒙與秦宇的師生關係,或明示或暗示的說,他就是個給學生捧場的書呆子。
也有些情緒激進的,直接打電話嘲諷他,甚至有人在校門口公然怒罵,批判他對火箭發射業務一無所知,隻是個被灌了迷魂湯的老糊塗。
艾啟蒙當然不是軟柿子,他在博客上逐一艾特了這群人,邀請他們到東航大學進行線下辯論。
這場辯論賽直接把遙四的發射新聞,熱度再次炒到巔峰!
禮堂辯論那天,幾乎各個學院的學生都蜂擁而來,聆聽這場史無前例的舌戰群儒。
坐在對麵辯手席的,分彆是科技領域的資深博主,以及一些民營火箭公司的顧問、工程師等。
艾啟蒙一人高談雄辯十幾張嘴,脫口成章、妙語連珠、引經據典,無比刻薄的諷刺著他們口中循規蹈矩、穩紮穩打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