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上來就要光膀子?(第2更,求訂閱)(2 / 2)

不是說好的自日軍攻來之時守三晝夜即可嗎?怎麼一上來就把自己弄成決戰,死戰呢?

43軍一眾將領還好,好歹是在大場鎮血戰過一場都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這種上來就光著膀子提著菜刀表明態度的死戰也不是第一次,但王公嶼可就不行了,本就白淨的臉唰的一下就慘白慘白的。

他不走,那不是他有多想和日本人乾,多是因為上峰有令。而戰時違令者,死!

以他為官多年的經驗判斷,這個節骨眼如果違令,彆說他隻是個少將,就算是個上將,估摸著戰區司令部也得拿他的腦袋祭旗。

可他不想死啊!阻日軍三晝夜,好歹還有個希望,這位新科唐副主任倒好,自己就把這個希望給斷絕了。

“你個瓜娃子,瓜兮兮的也真是敢說,上來就把全軍至於必死之境,知道的,是認為你用的是破釜沉舟自斷後路這一套,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受了某些人的委托,要把67軍全軍往坑裡帶呢!我看你這個作戰計劃在吳司令那裡可過不了。”郭中將卻是掃了一眼臉色慘白的王公嶼一眼後,指著唐刀笑罵道。

“不過,正所謂置於死地而後生,如果不這樣的話,所有人都隻會想著抵擋三晝夜就可以走,很自然的有了畏死之念,那這場仗可就難打多了。”不等唐刀解釋,郭中將卻是又話鋒一轉,身體微側,將目光投往一眾將領,低聲問道:“諸位,你們說是也不是?”

話沒說得太明白,但意思卻是再明白不過,包括小臉慘白的王公嶼,一眾少將隻能連連點頭。

“好,既然都有決死報國之心,我就替吳司令做回主,暫且先用唐副主任這個工事構築設計,從現在開始,全軍除去必要的偵查城外地形和警戒人員,全力投入四麵城牆及鬆江城內工事構築,爭取在日軍來臨之前,將工事構築完成。”郭中將一錘定音。

之所以說還有城牆工事,自然是因為唐刀在城牆上也做了很多火力點設計。

如果人員就趴在城牆垛口的工事上射擊,很容易被日軍的山炮、步兵炮和擲彈筒攻擊,所以唐刀打算的是和四行倉庫一樣,將厚達四五米的城牆生生掏出‘射擊孔’。

當然了,城牆和混凝土牆不同,所謂‘射擊孔’其實更應該叫掩埋在城牆內部的‘地堡’。

就是從城牆後方進行土木工程作業,以足夠堅韌的木頭做支撐,在某段城牆內挖出一個能容納5到6人的空間,空間距離穿透城牆尚有半米,再掏出一個大約一平米的射擊孔。

而後,在射擊孔內部再輔助以十毫米厚鋼板和原木以及沙包,這樣的防禦強度,哪怕就是遭遇75米野炮正麵轟擊,都能扛住,除非日軍動用更大口徑加農炮,或者是用航彈將整段城牆炸垮。

四麵城牆,每一麵城牆將會有六到八個這樣的地堡設計,而想將這樣的地堡在城牆內部聯係起來無疑是極為困難的,那就用最簡單的辦法,外部的交通壕,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證物資和人員輸送的安全。

這樣做的好處是至少能保證每一段城牆有兩門步兵炮或是速射炮對正麵進攻的日軍進行打擊。

這種戰術理念其實並不新鮮,幾乎和四行倉庫中守軍所使用的如出一轍,不過就是利用堅固的殼先行阻擋,想攻進來,那你得先想辦法把這層殼剝掉。

也就是現在要麵對的日軍數量更多,火力更強,但鬆江城內的戰略縱深也更大,中國軍隊最常用的迫擊炮躲在構築好的堅固工事裡,一樣可以對2000米射程範圍內的任何日軍形成打擊。

隻是,在紙上畫畫很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卻不一定容易,不僅是需要時間,需要人,更需要工具和材料。

現在鬆江已經擁有的人力大約是鬆江保安團2000人,43軍600人,四行營100人,青壯募集差不多3000人,總計不足6000人。

想憑這點人手,要想在短短24小時之內完成城內縱橫交錯、寬一米五深一米五、長最少20公裡的各種戰壕,都已經是癡人說夢了,更何況還有唐刀規劃的各種火力點?

連老謀深算的郭中將,這會兒也是看著唐刀畫出的規劃圖紙,愁眉緊鎖,有些一籌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