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土鱉’氣球(2 / 2)

三是氣球不受時間影響,可以在夜間升空;

四是氣球升空沒有聲音,不易被覺察到。

日本人靠著這個,可以給火炮精準的引導,在華北戰場上給中國軍人造成了極大殺傷,尤其是在未來一個月後的金陵大戰中,更是將其優點體現的淋漓儘致。

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空軍已經損失殆儘,日軍甚至能在10公裡外升起大氣球,啥玩意兒防空高炮都對其隻能乾瞪眼。

不過,想升起這種氣球絕不容易,光是係留車就重達5噸,係留繩多達10多條,升空時需要先展開沉重的氣囊,再灌入氫氣,這需要40多個士兵操作,同時需要平坦的大道和廣闊的空間。

所以,在天氣不好的時候,就算鬆江城內的火炮打得日軍哭爹喊娘,日本人也沒弄出這玩意兒來讓自己的火炮實施報複,一直等到重炮旅團抵達,做為鬆江城下最牛逼的大佬,第六師團長穀壽夫覺得,機會來了。

就是沒成想,重炮旅團太牛逼,激起的硝煙把鬆江城罩的嚴嚴實實,有特殊觀察儀器的氣球也看不到城內具體情況,穀壽夫一怒之下讓氣球部隊從2000多米外抵近到1000米,但氣球部隊的指揮官不是傻叉,悄悄留在1500米外就不再前進了。

倒不是怕正在受虐的中國人的機關炮,而是,他是怕自己人的火炮。

重炮旅團就在黃浦江北岸,氣球就在和炮彈飛行的大致方向上,雖然沒有氣球被自家炮彈給砸下來的先例,但萬一呢?

再說了,距離城牆那麼近,沒死的中國人拿重機槍衝這邊打上一梭子怎麼辦?

日軍氣球部隊的指揮官腦子絕對夠用,考慮了諸多的萬一之後,選擇將大氣球懸浮在距離鬆江城1500米外的曠野上。

距離近一點兒,自然看得更清楚一些。

可惜,距離死亡也就近了幾分。

“咚!咚!咚!”67軍643團軍士射手莫鬆子開炮了。

為了保證命中率,莫鬆子一口氣打空了二十發彈板後,立刻換上新的彈板繼續開炮,繼而再換,再射!

莫鬆子沒考慮太多,選擇在這個時候對空開炮並耗費了整整60發炮彈,其實主要還是想對抗隨時可能被一炮轟上天的巨大恐懼。

不經曆這種戰況,沒人能理解士兵們心裡竭力壓抑的恐懼情緒的。

先前的105榴彈炮和75山炮還好說,你知道隻要不是正好轟在工事上,保住小命的幾率大於百分之九十五。

但現在的150、240榴彈炮,隻要擊中目標,一米以上的混凝土牆壁都能擊穿,堅固的工事和工事裡麵的人,直接被炸碎加活埋了。

整個鬆江城,除了防空洞讓人內心還多少有點安全感,其餘地方,全部是賭運氣,賭自己知道的神仙名有多少。

那幾乎是類似死刑犯跪在刑場邊上等著上斷頭台一樣的恐懼。

人和炮隨時都有可能炸飛,那還節約個球啊!還不如都拿起打‘球’了。

莫鬆子其實就是抱著這樣一種心理。

一個小小的軍士,竟然悄然改變了一場戰爭的走向。

如果不是穀壽夫太著急,如果不是重炮旅團開炮太快,等著觀測氣球先升空,如果氣球距離再遠一點

任何一種如果發生了,都有極大可能性使得鬆江城內的炮兵陣地遭遇重創。

但,沒有如果。

觀測氣球違反規定抵達了距離敵人1500米的區域,一名中國機關炮軍士射手因為拒絕恐懼,開炮!

第十軍擁有的兩個觀測氣球之一,被20毫米機關炮在空中打成了篩子。

昂貴的觀測儀器和士兵從百米高空掉下來砸成了一地零件。

另一個,則早就出故障了,還沒來得及修好。

傳說中的屋漏偏遇連夜雨,說的就是第十軍。

從這個時刻起,第十軍喪失了最犀利的‘眼睛’,那是航空兵都沒法彌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