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冷靜與亢奮(2 / 2)

陸軍少將和陸軍中將一個誇一個態度謙和,第六師團前線指揮部裡的氣氛融洽的不行。

但對於數百米外的第13聯隊部來說,氣氛依舊緊張。

第六師團是日本十七個常設師團之一,編製為四單位製,即師團之下設兩個步兵旅團,每個步兵旅團之下再設兩個步兵聯隊,步兵聯隊之下再設三個步兵大隊,步兵大隊之下設四個步兵中隊和一個重機槍中隊。

做為第13步兵聯隊的長官,第11步兵旅團少將旅團長阪井德太郎沒有和自己師團長呆在更安全的前線指揮部,而是抵達13步兵聯隊設置在更前沿的一線指揮部,充分說明了他對此次以13步兵聯隊為主力攻城的重視。

相比起他那位曾經在陸軍大學當過幾年教官的上司,阪井德太郎才算是真正的學院派,在陸軍大學教學十餘年,直至人到中年才轉入現役,由步兵聯隊長做起,至1936年51歲才官至少將旅團長,算是大器晚成的那一種。

學院派出身的日本陸軍少將有著曾為人師十數年的嚴謹,在攻城之前,他就已經研究過114師團和國崎支隊於西城區的戰報。

末鬆茂治和國崎怔雖然在有些剛愎自用的穀壽夫眼裡是渣渣,可阪井德太郎卻知道,這兩人或許都有這樣那樣的不足和短板,但絕對沒連連失利表現的那麼蠢。

之所以連續在中方兩處陣地前吃癟,一來是第十軍需要儘快解決當前之敵的緊迫感,導致兩人都沒有更多的時間勘察陣地;二來自然是他們對麵的中國人有著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堅強意誌有關係;三來更是中國人的指揮官狡猾而堅韌,城中之炮硬是一直堅持到戰鬥最後時刻才傾力而出,把國崎支隊打了個措手不及導致損失慘重。

中國人的火炮雖遠比不上擁有上百門各種口徑火炮的帝國大軍,但火炮就是火炮,彆說是75口徑榴彈炮,就是再小上一圈,一樣也是能炸死人的。

從戰鬥的一開始,阪井德太郎就在等待著中國人的火炮,布設在前線的諸多炮兵觀察哨也在等待。

因為,已經停止炮擊的重炮旅團並不是進行刀兵入庫馬放南山了,而是同樣在等待前方傳回來的觀察坐標數據。

但中國人的火炮群一直保持著沉寂,哪怕是此刻眼看著城防已破,中國人曾經展現出足夠實力的火炮群依舊聲息全無,這種極度反常的狀況讓冷靜如阪井德太郎都忍不住焦躁。

難道說,中國人的火炮群全部損毀在剛剛重炮旅團不計成本的炮擊中?

阪井德太郎迅速壓下心中這種無比美好的幻想,做為一名教出過無數陸軍大佐的教官,他很清楚,絕不能把戰鬥的勝利放在所謂的僥幸上。

眼下貌似沉寂的中國人,絕不會輕易的放棄城防工事。他們現在越是平靜,接下來的反擊就會越猛烈。

或許,攻破城防,才是這場攻防戰真正的開端。

隻是,他也無法預料中國人會用怎樣的方式反擊。

“命令已經抵近城牆的第六大隊餘部,以及第四步兵大隊,全軍於城下尋找掩體暫時待命,不得冒進,需先行派遣偵察分隊進入城內,同時等待戰車中隊增援。”

“閣下,第四步兵大隊河邊少佐剛剛送來報告,說第六步兵大隊諸軍將重鑄第六步兵大隊輝煌,必將以中國人的鮮血來洗刷其神舞夕大隊長戰死的恥辱。”一旁拿著通信兵剛從前線帶回來的戰報的第13步兵聯隊的大佐聯隊長,無奈的給謹慎型的阪井德太郎彙報。

在後方指揮部下達軍令之前,那位日軍少佐就先把鍋甩給了先前飽受打擊的第六步兵大隊餘部。

“混蛋,恥辱是用敵人的鮮血來洗刷的,而不是用自己的。命令河邊少佐,不得冒進,告訴他,不光我們有火炮,中國人也有。”阪井德太郎有些白皙的臉上閃過一絲潮紅,一把扯開自己的衣領,怒吼著下令。

然而,即將把軍旗插上城牆之上的榮耀是前線經過浴血搏殺的士兵們無法抵擋的誘惑,被死亡和鮮血刺激著激發的亢奮也驅使著士兵們嗷嗷叫著前行,那可不是來自後方的一紙軍令就能讓他們冷靜下來的。

‘地表最強師團’是多麼驕傲的一支強軍,任何的挫折都是他們不可接受的。

何況,造成這一切的,還是他們瞧不上眼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