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風景如畫!(2 / 2)

仗打到這個份上,吳中將甚至忘記了自己所受軍令隻是在鬆江堅持三晝夜,自11月5日清晨接到軍令計算的話,到現在11月8日下午已經超過72小時,就算從日軍11月6日傍晚開始進攻算起,也近4時了。

軍令所規定的時間已經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半步不能退,再退,全軍皆亡。

趕去東城的108師中將師長親眼看著麾下主力步兵旅在一天的鏖戰中被打了個半殘,在一個小時前就向吳中將請求援兵。

可吳中將無比堅硬冷酷的拒絕了他的求援,67軍兩個步兵師四個步兵旅,每個旅守一麵城牆,西南兩處陣地日軍攻勢同樣凶猛,北城看似無戰事,實際上更是危險,一旦兵力調動被日軍發現,遠在城外數公裡外的上萬日軍就會蜂擁而至,若北城告破,最靠近北城的炮兵陣地被摧毀,鬆江必亡。

他現在手中唯一可動用的機動力量隻有唐刀的警備營和軍部直屬特務團還有一個輜重營。

超過3000人的部隊放在平時看起來規模不小,但在這種數萬人鏖戰的戰局裡,卻顯得太微弱了,哪怕唐刀的警備營被他稱為‘鬆江最銳利的戰刀’。

這也是他最後的底牌,不到最關鍵的時候絕不會動用。

劉起文在十分鐘前再度給指揮部打來電報,堅強無比的少將聲淚俱下。

他的一個步兵團在昨天傍晚的時候就少了一半人,今天上午另一個步兵團在城牆工事上就戰死數百,進入巷戰之後,兩個原來滿編超過2300人的步兵團能聯係上的步兵連竟然不超過十個,他後來甚至已經將兩個步兵團的警衛連和自己旅部的警衛連以及川軍來援的兩個步兵連都投進了戰場。

但日軍依然勢大,不得以,旅團部參謀和炊事兵也由副旅長帶著投入作戰,再不給援兵,恐怕他這個少將也得和那三個上校一樣親自提著手槍去一線了。

吳中將最終下令,將還留在鬆江城的1000多青壯編為預備役,1000餘人分為五隊,每隊約200餘人,兩隊為西南兩城準備,剩餘三隊由特務團抽調出精銳老兵率領,投入東城防線。

青壯,在三日前還隻是普通人,他們有的是農民有的是手藝人有的是貨郎,他們原應該在美麗的小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家人雖然不易卻安寧而幸福。

可是,戰爭來了。

死神也來了。

此時的鬆江城,沒有軍人和民眾之分,隻有日本人和中國人之彆。

強盜和守衛者,隻有一方能活著離開這座城市。

對於這些沒有戰爭經驗的青壯,雖然兵源緊缺,各步兵團長還是保持著足夠的理智,彆看他們身強力壯,連槍都不會開的他們上了戰場,不能成為阻擋日軍進攻的精兵,最大的可能是成為消耗日軍彈藥的活靶子。

他們首先是成為擔架兵,學會在槍林彈雨中將戰場上各個角落的傷兵拖出來送到後方進行救治,士兵遺體也在其中,經曆戰場並見識血肉模糊的殘酷,是他們在上戰場之前要學到的第一課。

越是殘酷,越要更快速的成長,不能成長或者成長不夠快的,隻能被淘汰。

而在戰場上淘汰,隻能是死亡。

饒是如此,在東城方向,第一次上戰場,就進入如此可怕戰場的青壯死亡率高的讓人心寒。

到下午五時半許,一半小時的時間,光是搶救傷員和搶出己方士兵遺體的擔架兵,就戰死超過260人,占到投入戰場青壯的百分之四十以上。

其中,因為畏戰不前,甚至還有選擇離隊逃竄的,毫不猶豫被戰場執法隊槍決的,超過三十人。

非常時期采用非常手段,親自提著手槍督戰的陸軍少將的霹靂手段和殘酷的戰場是最好的課堂。

僅用一個多小時,青壯們就迅速完成了民眾到戰士的轉變,他們麵對猙獰的傷口不再嘔吐,麵對根本不知道會從那個方向飛來打爆自己腦袋的子彈也不再隻是抱著腦袋躲在廢墟裡絕望哭泣。

恐懼和哭泣不會幫你提高分數,能讓自己打高分從戰場這個學校畢業的,隻能是勇氣,勇敢的去麵對地獄。

但日軍投入東城區戰場的可是將近5000戰術素養純熟的步兵,除了地形一項不如中方守軍,其餘無論是裝備還是戰術素養皆強於中方。

戰場的優勢,正逐漸向日軍傾斜。

防線,搖搖欲墜。

吳中將已經提起電話,準備動用手裡的最後王牌,早已整裝待發的警備營即將再度進入戰場。

此時,晚霞漫天,風景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