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跟我上路(2 / 2)

“那麼,諸位弟兄,隨我一起上路吧!”唐刀的手無比堅定的一揮。“全軍向北,前進!”

數十年後,幸存的老兵們每每回憶起這一幕,無不熱淚盈眶。

先遣團全軍開拔,即是踏上赴死之路,這在他們十數年的軍旅生涯中,也僅僅隻有一次。

因為,他們這支偏師,麵對可能要來的日本轟炸機群,不能隱蔽,他們甚至還要營造出兩萬餘主力大軍的聲勢,讓轟炸機進行轟炸。

所有的騎兵,馬尾後都拖行著樹枝攪動著灰塵,不足300匹馬要在曠野中做出數以千人大軍前行的偽裝。

輜重營的十輛大卡車彙合著四行營那邊剩下的七輛,同樣拖行著被粗鐵釘粗暴釘成大炮模樣的木頭架子和樹枝。

主要用來運輸輜重的馬車更是高達三十幾輛,馱馬拖著被樹枝偽裝過的大車在主路上趕路。

在漫天揚起的灰塵中和卡車一起形成一個連綿數裡的車隊。

兩側的曠野中自然是頭戴著樹枝偽裝的步兵們和車隊伴行。

細看自然不行,但若是從千米之外的高空向下看的話,至少也是超過萬人的大軍在前行。

他們不是誘餌,是在赴死的路上前行。

日軍轟炸機投下的重型航彈,一枚就可以要了數十乃至上百士兵的命,這裡,毫無遮掩。

這種心情,究竟是怎樣的呢?

沒有人知道,除了親身經曆者。

。。。。。。

唐刀和兩位將軍所料的不差,鬆江之軍不光是讓損失慘重的日軍第十軍切齒痛恨,前日被雷雄利用伏擊戰痛毆一頓的日本海軍方麵同樣恨得牙癢癢。

當長穀川清收到柳川平助發來的電文請求海軍艦隊方麵派出偵察機協助尋找逃出鬆江的中國軍隊位置後,腦海裡閃出的念頭可不僅僅隻是協助。

他要報複。

前日六架九六艦戰的意外戰損可讓他這個第三艦隊司令官差點兒沒撓禿頭皮,正愁找不到理由大規模出動戰機,中國人就送上門了。

縮在鬆江城,中國人有工事有地下掩體,還有防空高射炮,他拿這撥中國人沒辦法,但他們主動脫了‘烏龜殼’,可就是他帝國海軍陸航的天下了。

必須搞死他們,然後再趁機借著此戰塞幾架戰機的戰損,好歹中國人也有高射炮不是?

麵對海軍方麵通知要派轟炸機對中國人大軍進行轟炸一事,柳川平助當然是求之不得。

彆看他狂追著鬆江守軍的屁股希望一口吞掉這兩萬多人,其實心裡還是有點怕怕的。鬆江城下,他牛逼哄哄的十萬大軍可被對手硬生生咬了塊肉,戰損一萬多。

如此堅硬的一個敵人,就算他追上,對手來個玉石俱焚的拚死反撲,他搞不好又被咬的鮮血淋漓。

海軍方麵插上這一腳,先把對手打個半殘,再由他來收拾殘局,那是再好不過,他也不介意分潤些戰功給海軍馬陸們。

一向不和的日本海陸兩軍,因為一個共同的目標和各自的小九九,在11月10日清晨這一刻,竟然空前一致。

地麵上,超過七萬大軍銜尾急追,海麵上,高達24架日機正迎著旭陽從航空母艦上起飛。

或者,更確切點說,是18架。

為了把6架戰機的戰損給悄然抹除掉,長穀川清大將閣下明麵上是派出了兩個飛行中隊,卻一咬牙把前日那個僅剩半個飛行中隊的倒黴蛋們又重新派上了戰場。

但18架日機,已經是徹底掌握淞滬製空權以來,日本海軍方麵派出的最大規模轟炸編隊了。

為了增加轟炸效果,18架日機中,隻有10架是96艦戰,8架為96艦爆擊機。

雖然時速310公裡的速度遠不如96艦戰,但做為此時日本海軍最先進的艦載轟炸機,其發動機擁有更大馬力使其擁有更大攜彈量,哪怕是還攜帶著250公斤航彈,也可以戰鬥,而不是像96艦戰一樣,一遭遇攻擊就被迫拋下航彈才能做出更多機動。

而且在擁有兩挺固定77毫米機槍的同時,還有一挺可旋轉的77毫米機槍,對地麵的攻擊顯著加強。

長穀川清大將閣下這是憋足了勁兒,打定主意要把中國人消滅在曠野中了。

隻是,世事難料。

拳擊台上,看似身形孱弱的對手若是不講規矩的來上一記撩陰腿,泰森就算會咬耳朵也得蛋碎一地。

而戰場,更是沒有規則可言。

掏耳朵,戳眼珠子,踢襠,那個能搞死你,就用那一招。

。。。。。。。。。

ps:再次重申一下,創作不易,作者也需要吃飯的,請支持正版,希望書友們來支持風月,躬身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