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注定是一場悲劇之戰。
用後來趕至戰場的唐刀的話說:“他們退走不是因為不夠勇敢,因為這場遭遇戰足矣證明一切。”
撤退的中國之軍沒有任何壓製性火力,每個人隻有一杆步槍和僅有的五發子彈。
而日軍卻擁有擲彈筒和機槍,日軍老兵的槍法也無比精準,幾乎從一開始就是壓倒性優勢。
奉命撤退的中國官兵此刻最應該做的,是立刻掉頭撤離,趁日軍步兵還沒有搞清楚狀況拿出他們習慣性的中央突破兩翼包抄之前。
他們隻需要向後撤離600米,就可以從己方防線獲得火力支援,雖然被重新壓回危機重重的戰場,但也不用就戰死當場。
更或者,丟掉全身所有裝備,利用夜色的掩護,輕裝逃離,絕大部分人會死在日軍的槍下,可總會有活著的,萬一那個幸運兒是自己呢?
不管做出那個選擇,總會有一線生機。
可是,在曾經因為家鄉父母軟弱過的吊胳膊少尉的率領下,總計80名士兵,無一離開這片戰場。
或許是,他們已經離開過一次,雖然隻有1000米。沒有人知道他們這短短一千米行程中內心的煎熬。
再如何奉命,事實是,他們拋棄了戰友,數百戰友將用自己的命築起防線,掩護他們離開。
就像因為軍銜最高臨時充當這支撤退隊伍最高指揮官的陸軍少尉、在和日軍遭遇的那一刻目光中所表現出的複雜一樣。
先是錯愕,接著是驚惶,再接著是痛苦,最後,則是釋然。
錯愕,自然是因為竟然會在這裡遭遇日寇;驚惶,是做為炮兵排長,他並沒有很豐富的步兵指揮經驗;痛苦,則是他除了手下的80步兵,還有40重傷員以及14名醫護人員,其中更有3名女護士。
如果傷兵和女護士在這裡出了什麼事,他縱然戰死,也會帶著濃濃愧疚。
但最後,終究釋然。
終究還是回不去了嗎?無論軟弱還是堅強,日寇都不會放過他們。
沒辦法,那就隻能死了。
是的,傷員和醫護隊的存在,注定這支撤退之軍隻能和當麵日軍死磕,哪怕是全軍覆沒。
不然的話,他們所有人的名字,將會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
當然了,對於這些大頭兵們來說,曆史不曆史的他們不在乎,隻是仗打到現在這個份,他們已經認清一個事實,他們是爺們兒,中國的爺們兒。
是爺們兒,死也得頂去。
撤退,是軍令,是為了未來,他們算不懦夫!
這其實也是環境造就的。
連續數場血戰下來,經曆過無數生離死彆,將軍、軍官、戰友臨死不退的鐵血精神其實已經悄無聲息地浸入到每個人的骨子裡。
在無法做到拋棄之後,迅速鋪開隊形和日軍對射的中國士兵們在很短時間內達成一致,和日本人拚了,掩護醫護隊後撤。
可惜,日軍指揮官遠比他們想象的更狡猾,僅用了兩三分鐘就洞悉了眼前這支規模和他們相差無幾中國小部隊的虛弱。
三個小分隊四十多名日軍迅速向兩翼繞行,因為還要抬著幾名傷員,不過十幾人的醫護隊沒走出一百多米,就被迫又撤了回來。
這裡,好歹還有幾十步兵保護,再向前走被日本步兵追,醫護隊和傷兵隻能仍由日軍屠戮。
人均五發子彈的火力強度,自然無法和日軍對抗。
在戰鬥爆發十分鐘後,後方一線陣地都還在和不斷衝擊防線的日軍頑強對射的情況下,這支撤退之軍就已經和不斷逼近的日軍進行白刃作戰了。
帶隊的日軍軍官欣喜若狂。
自打進入中國東南戰場,他們就再沒有展現自己刺術天下無雙武勇的機會。
無論是鬆江城下還是追逐中**隊的曠野中,狡猾的中國人總是拿著各種火力凶猛的短槍,隔著十幾米的距離就是一通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