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火鍋戰!(2 / 2)

因為145師布防倉促,整個構築工事的時間也不超過24小時,能在每個陣地上挖出兩道一人深的戰壕已是極限,就彆說什麼防炮洞了。

而75野炮屬於加農炮,其穿透力比山炮這種榴彈炮要強的多,對戰壕等簡易工事的破壞力也大大增強。

猝不及防之下,位於一線戰壕的兩個步兵連首先遭到摧毀式打擊,不過30分鐘的炮擊,兩個步兵連就少了一小半。

如果不是二線戰壕的指揮官反應及時,迅速調集一個步兵連上陣地,搞不好就被混在靖安軍中的一個日軍步兵中隊奪走一段戰壕。

但那,也是一線戰壕三個步兵連迫不得已全體上刺刀來了一次反衝鋒才穩下局勢的結果。

川軍,被迫用上了他們最不擅長的戰鬥模式。

川軍原本個頭就不大,加之長途跋涉兩千餘裡地才抵達戰場,體能早已消耗殆儘,而他們的對手,不是人高馬大的靖安軍,就是腿短卻營養充足身板結實的日軍,拚刺的結果可想而見。

三個步兵連,在超過半個小時的火炮轟擊中,不過戰損一百,但在不足十分鐘的白刃戰中,卻當場殉國近二百。

而進攻的三百餘日軍和靖安軍損失甚至連中方的一半都沒有。

不過,川人悍不畏死的血性支撐到了援軍的抵達,日軍和他們的狗眼見事不可為,才有序退去。

可這,才不過是下午四時。

日軍的老套路,炮轟完了再進攻,攻不下繼續再炮轟,進攻就一直沒有停止過。

整個下午,左翼陣地上合計戰損60餘人,陣地前留下了密密麻麻的五百餘具敵軍屍體。

可中央主陣地方麵,卻戰損高達400餘,但日軍和靖安軍留下的屍體卻是寥寥可數。

那倒不是說沒怎麼斃殺敵軍,而是負責攻擊的日軍都有足夠強的火力掩護,川軍卻沒有相應的重火力進行壓製,導致他們撤退時可以從容的帶走屍體和傷員。

僅有的四挺重機槍和六門迫擊炮有兩挺重機槍被摧毀,六門迫擊炮也因為炮彈儲量有限,除了萬不得已時才會開炮支援。

這無疑是一個極為難熬的下午,可真正的考驗或許不過是剛開始。

唐刀知道,日軍下午進攻不利,到明天肯定會出動戰機編隊對界牌村各陣地進行轟炸。

以目前根據山勢建立的戰壕強度,沒有任何位置可以擋住那些動輒數十磅甚至百磅以上的航彈轟炸。

<ter>-->>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