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勝利果實(上)(2 / 2)

雖是孤軍困守,但早早做好準備的他們首先彈藥充足,不說145師師部把自己幾乎所有能拿得出的彈藥武裝到負責保衛運輸物資的警衛連身上, 冷鋒的一連更是要什麼唐刀給什麼。

從67軍和43軍兩位大佬那邊弄過來的衝鋒槍和駁殼槍足足有一半份額都被一連給帶走了,光是衝鋒槍多沒用, 子彈也足夠充足,隻要有力氣背, 有多少你背多少。

最誇張的一個上士班長,竟然一口氣背了400發衝鋒槍子彈外加8枚手榴彈。

用他的話說:這次就算要死, 那死之前也要打個痛快,老子還從來沒有這麼奢侈過。

其實,他的真實意思各級長官們也明白,他這是替他的步兵班裡的弟兄們準備的。拿槍的人死了,但槍隻要沒壞,就還有繼任者,他是給繼任者留足子彈。

正是抱著這樣的信念, 這名個頭僅16米顯得有些瘦瘦小小的漢子,竟然背著超過15公斤的負重翻山越嶺,遠超過了這個時代單兵負重的極限。

而像他這樣選擇的班長或是班副也不在少數,他們這些老兵可無比清楚一件事, 防禦戰中如果彈藥不足,就隻能拿人命去填。

相對於被日軍的槍彈打死,他們寧願累死。

充足的彈藥儲備和大量連射型火力的配置,讓決意攻山的日軍品嘗到了什麼叫痛苦。

山炮、步兵炮對擁有石頭寨牆和壕溝的中國士兵所造成的威脅比他們估計的還要更小,而中國人以逸待勞將他們放入100米區域再行射擊的方式卻是讓他們飽受煎熬。

哪怕是不露頭隻用槍口對準下方大致區域的狂掃,往往就是好幾人慘呼著摔入灌木和石縫中為代價。

說白了,在這樣的作戰模式下,後方架著的超過20挺重機槍看著打的挺熱鬨,其實壓製力也有限,而他們曾經引以為傲的精準射擊,對於一直將頭埋在壕溝下麵的中國軍人,更是蛋用沒有。

想攻上山,除非是熬到中國人的彈藥被消耗光,這不是偽命題,從邏輯上判斷,中國人是決計沒法長期維持這樣的火力強度的。

可關鍵是,他們有多少人命可以陪著中國人玩消耗?日軍前方的各級指揮官們痛苦的隻想喊麻麻!

但又不能退兵,國崎怔越過步兵大隊長直接向三個步兵中隊長下令, 在他沒有發布撤退軍令的情況下, 撤退者軍法從事。

不用親眼看國崎怔閣下那張鐵青的臉,幾個日軍大尉就知道, 所謂軍法從事,基本就是丟把刀讓你剖腹。

隨著竹內雲山部遇阻,國崎怔閣下的耐心早已被消磨殆儘,此時的他,暴躁易怒,典型的更年期老男人。

三個方向的戰場就這樣陷入僵持,中國軍人消耗著大量攜帶的子彈,日本人消耗著生命。

這一點,倒是和河穀之戰頗有幾分類似。

不過,河穀這邊卻是因為國崎怔‘自信’的選擇,得以一直順利的將搜索格斃日軍殘軍的作戰進行下去。

伏擊、擊潰戰用時近兩小時,搜索格殺作戰也持續了幾近相似的時間。

冬日西沉,伴隨著最後一聲槍響,河穀內除了士兵們老戰友碰麵互相問候的歡聲笑語,就再無其餘聲響。

近2000人一起行動,將河穀和河穀兩側的山體搜了兩遍,再無任何發現。

沒有哀嚎聲打擾獨立營官兵們的歡暢,所有日軍都成了死人!

一具具屍體被從草稞裡石頭背後抬出來丟在河穀的石灘上,莊師散帶著一個步兵排的士兵們忙著統計人數。

日軍很淒慘,軍服還算完整的則被剝光,隻有血裡呼啦的屍體還能保持最後的尊嚴。

大多川軍還穿著夏季軍服,日軍還算厚實的軍服絕壁是禦寒的好材料,尤其是那雙牛皮靴,除了登山時不夠靈活,但結實保暖,既不用怕灌木和尖銳的石頭,穿上之後感覺渾身上下都暖烘烘的。

這一戰不算其他,僅是軍服,都能滿足上千川軍冬天禦寒,光憑這一點,平時到晚上凍得鼻涕流的川軍們就覺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