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驚現德械師!(求月票!)(2 / 2)

“夜主任,炮兵營山炮連請求反擊,前偵察兵已經通過彈道和硝煙確定日軍炮兵陣地大致區域!”

“不準!炮兵營各部繼續待命,若上級命令擅自開炮還擊,軍法情!”夜承桓很果斷乾脆的拒絕了龐大海的求戰。

“夜主任,日軍炮火凶猛,但錯估了我軍火炮射程,又有偵察兵幫著修整彈道,正是難得的還擊時刻,為何要拒絕龐副營長的請戰?”一名上尉參謀有些好奇的詢問夜承桓。

“嘿嘿,楊連長,你幫我訴高參謀我的理由,看看你說得對不對!”值此戰時,夜承桓反倒一改往日的嚴苛,饒有興致的借著手下參謀提出的問題考起和參謀部聯合辦公的通信連連長楊小山起來。

他一來四行團,就聽說過唐團座最欣賞的幾個年輕人,錢大柱、趙大強、衛東來、顧西水這幾位不是步兵連連長就是偵察連副連長,也幾次大戰中有過傑出戰績,愧於唐團座的欣賞。

唯獨楊小山是個例外,前麵晉升很快,從一名小小的上等兵一路連跨數級升至陸軍中尉,職務也從特務連連長到通信連連長,但都是內務部隊從未有擔任過一部隊戰鬥型主官的經曆,那裡像是被唐團座欣賞,反倒是更像傳說中的當年唐團座孤身闖入四行倉庫時,他是唯一給了唐團座幫助的人,唐團座有報恩的意思。

而和楊小山接觸的這幾個月裡,楊小山也表現得很四平八穩,有著遠超同齡人的成熟,卻也沒顯露出什麼鋒芒!

算是人數的夜承桓也有些看不透的下屬。

“夜主任不讓炮兵營反擊,或許不是怕我方12門博福斯山炮的炮火不夠犀利,而是,日軍四一式山炮其實對我軍陣地造成的傷害並不大,如果剛一開戰就揍掉其半條命,以日軍的特點,一定會請求其後方對其炮兵進行重新補充才敢再戰。而日軍發現錯估我炮兵射程後,也一定會反省,弄不好派來的可都是105榴彈炮這種重炮,那對我軍而言,可就麻煩了,所以倒還不如把日本人的75小炮給留著,讓他們自以為挺熱鬨!另外,好鋼要用到刀刃上,12門博福斯山炮是我團的殺手鐧之一,不亮出來則以,一旦拿出來,就得讓日本人知道馬王爺有幾隻眼!”楊小山略微考慮一下,麵色澹定的說道。

“好家夥,真是強將手下弱兵,跟著團長從四行倉庫殺出來的精銳就是不一樣,幾乎把我這點小算盤都看穿完了啊!”夜承桓聽完,滿眼都是讚賞。

“夜主任,我這可都是這段時間跟著團座和您以及龔參謀長學的,您彆嫌棄我這個學生就好。”楊小山略顯憨厚的臉上湧起一片紅色,連連擺手。

彆看楊小山現都是帶著將近一百號人了,但其實年齡不過才20歲,跟大部分士兵是差不多的年齡。

憨厚靦腆的本質,並沒有隨著他軍職的提升而有太多改變。怪不得唐刀要讓楊小山先特務、通信等連曆練,一方麵是他還有諸多不足,而更多的,卻是要讓他跟著自己這些人不斷學習提高啊!

關鍵是,他真的有這種潛質,看來日後這位反而更有可能領先錢大柱等人成為一營之長,夜承桓內心猛然明悟。

夜承桓自是不知道唐刀日後對四行團的規劃,有了足夠穩固的後方情況下,華北戰場也由日軍進攻狀態轉為相持之後,四行團主力可不會枯守一隅,到時候會以營、連為單位撒往更袤的敵後戰場。

你一個步兵連,能發展成一個步兵營,那是你的本事,那就做營長!隻要青黴素海外的市場沒有斷絕,能夠持續給國內輸血,再多的兵,四行團團部也吃得下。

當然了,相對於八十集團軍未來更大規模的擴張,唐刀還是堅持走精兵路,所有發展的新兵,必須經過三個月的新兵期,才能上戰場,否則就是意義的消耗根據地青壯!

中國人口基數是大,但18歲的大小夥兒都是娘生爹養,一個生命的逝去,就是一個家庭永遠的悲愴。

哪怕是做為消耗品,那也得消耗的有意義。最多9個步兵營,是唐刀能接受的,能提供所有製式武器和軍餉,而楊小山隻能算是新增營長級人選之一,能不能行,那也得靠他自己這些日子跟各長官身邊是否真的提高了。

但顯然,此時的楊小山可比從德戰場殺出時成長不少,連夜承桓和唐刀商量過的戰術都能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正如楊小山所說,唐刀認為,以現一上的反斜麵工事水平,75山炮所能造成的殺傷有限,倒不如先把他們給留著,以避日軍增援更大口徑火炮,反正他們的位置將一直會潛伏於戰場角落的偵察兵視野裡,等找到合適時機,再一舉乾掉他們。

但先前開火的數門105榴彈炮,實是心腹之患,必須找個機會先乾掉,留著12門博福斯山炮引而不發,其實也是等著他們忍不住上鉤!

也正是這樣的戰術理念指導下,日軍以36門75山炮瘋狂炮擊的一個小時內,整個中方隻用了4門博福斯山炮和10門82迫擊炮,對前日軍可能的區域,進行炮擊報複。

正是這樣的炮火強度,讓尹堂秀爾對中方所擁有火炮心裡有了大致的譜,這應該是一個中國正常步兵師所能擁有的大部分火炮了,前任師團長閣下的玉碎也有了出處。

中方所使用的82毫米口徑迫擊炮是極其令人厭煩的火炮,尤其是這種山地戰,幾乎沒有射擊死角,但炮彈威力還是太小了,特彆是將戰拉得足夠長的時候,不超過雙位數的迫擊炮對步兵所能造成的傷害,至少法決定戰場走向。

換句話說,迫擊炮所造成的傷亡,師團方麵完全可以接受。畢竟,光是第一步兵大隊所要進攻的正麵山頭,就有將近800米的寬度。

83步兵聯隊可是擁有3個步兵大隊,就算用一個做預備隊,兩個步兵大隊擺開陣勢,那可是將近2000米的大型戰場。

隨著日軍繼續瘋狂炮擊,83步兵聯隊的第二步兵大隊也抵達了自己的戰場。

這個步兵大隊竟然還要凶悍,隻花不到半小時時間挖掘出可以藏人的數百米簡易戰壕,深度絕不超過50厘米,就將重機槍中隊部署於兩翼,擺出一副要強攻的態勢。

這種做法還沒刺激到做為防守方的四行團一營,卻是深深刺激到了尹堂秀爾中左。

“八嘎!第二步兵大隊是想掙功嘛?傳我軍令,第3步兵中隊為箭頭,對敵發起攻擊,第2中隊其後方300米,為其掩護!第1第4兩中隊暫時待命,訴他們,單兵間要拉開距離,避被中國人的迫擊炮所傷,大隊的重機槍中隊、步兵炮小隊會為他們做火力掩護!”尹堂秀爾迫不及待的下達了進攻軍令。

當然了,尹堂秀爾好歹也是士官學校畢業,下達完軍令後,即刻向師團部發電,因步兵即將發起攻擊,請求炮兵聯隊將炮火向敵防後延伸20分鐘。

這既是怕誤傷自己的士兵,也是希望延伸的炮火能對中國人的火炮進行壓製。

有炮彈不斷的身旁爆炸,哪怕炮兵是屬於夏基霸打,距離真正目標幾百米,但那畢竟可以給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隨時可能會被炮火撕成碎片的心理壓力之下,其操炮的水平能有平時訓練中的一半就不錯。

日軍將近200步兵,三個步兵小隊,單兵之間相隔至少七八米,散落於寬闊的山坡上,一點都不明顯。

可隻要有點戰場常識的人都知道,若是讓這200日軍攻入位於山腰的第一道戰壕,那可就糟糕了。

因為山勢的關係,那裡距離山頂很近的第二道戰壕也就不到150米!

兩道戰壕之後,就是山脊後用於儲存軍需和躲藏人員的反斜麵坑道。所以,日軍炮火向後開始延伸的時候,就有超過百人,由交通壕,衝向第一道防。

四行團官兵深藍色軍服以及頭上戴著的先前從克虜伯軍火倉庫裡運回來的純德式鋼盔,也是極為清晰的映入拿著望遠鏡的日軍指揮官眼中。

比如那位剛抵達前,就隨著第一步兵大隊第2步兵中隊前進的‘朝日新聞’記者,望遠鏡中看到這一幕後,就很激動的腦海裡書寫好了今天的戰地見聞標題。

“戰場驚現中國德械師,帝國步兵昂然向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