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 開花戰!(2 / 2)

已經激戰數日人困馬乏的4營全體官兵士氣大振!

而聽了遠方槍炮聲小半夜的苦米田四郎原本期盼了一夜,結果直到13日下午才收到噩耗!

繞行後翼輕裝步兵大隊被中方伏擊導致大敗,千織百輝少左攜名大尉中隊長16名中尉少尉軍官玉碎該役。

1400餘大軍僅不足百人逃離!

之所以日軍統計不足百人,而中方那邊統計是擊殺不足1100人,那倒不是雙方都不識數。

而是太行山的溝溝坎坎實在是太多了,尤其是在夜間這種視線極差的環境下,日軍又不敢點火,惶急之下,不知道有多少一腳踏空掉入深溝。

當場摔死也就罷了,怕就怕斷胳膊斷腿,一旦失去行動能力,在這種荒天野地裡究竟是什麼結果不問而知。

隨著整個大口子洞防禦戰結束,上官雲曾組織過一次小規模偵察行動,以防止還有殘餘日軍潛伏,最終在不少懸崖和亂石堆裡發現多達百餘具殘骸。

經過檢查,有些殘骸有著被野狼啃食過的痕跡,但更多的殘骸除了斷掉的肢體或是槍傷,再沒有其他傷害,想來是因為高空墜落失去行動能力之後,生生被渴死當場。

太行山區進入秋季本就少雨,這將近半月都沒有一滴雨落下,以至於很多日軍屍體嘴裡塞滿了雜草卻難以下咽,完全可以想見他們臨死之前的絕望。

至於說另外消失的近百人,仿佛他們都沒出現過,針對中方大張旗鼓在第二戰區主辦的報紙上爆出的戰報,108師團也隻能將這百人列入失蹤者名錄。

直到戰後很多年,在中國某高校組織的一次太行山地質探險行動中,在一處被灌木叢覆蓋的無人山穀中竟然發現大量人類骸骨和武器碎片。

最終經過身份銘牌辨認以及現代dna檢測,認定近百具屍骨為侵華日軍所留。

結合戰史館太行山地區的戰場記錄,日軍當時列為失蹤人口的近百人終於被找到。

但他們好歹是2個步兵小隊的兵力,又如何在一個小山穀全軍覆沒的呢?彆說日本人,就是中國人也有點懵。

最終還是太行山本地的老人們給出答桉,該山穀名為蛇穀,因為出產多種珍貴中藥而聞名,但從沒有幾人敢涉足其中,裡麵的毒蛇太多了,以至於清晨時分站在峰頂朝下望的時候,感覺山穀中氤氳蒸騰,那股子澹澹的腥味兒光是聞著就讓人頭暈目眩。

想來,近百名日軍在夜間慌不擇路闖進蛇穀,麵對洶湧蛇群,攜帶的武器毫無用處,又是在夜間視線不佳,團滅已是成為必然。

骸骨被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生長的灌木叢覆蓋,就算有人偶然路過也不會發現,直至八十幾年後才被裝備齊全的科考隊探知。

要是逃離戰場的日軍知道他們會遭遇這種死法,或許會寧願留在戰場上死戰,那絕對要比被渴死餓死痛快的多。

可惜,這世上從來沒有如果。

死去的日軍步兵其實還算是幸福的,他們至少不會再像自己的同僚那樣被勃然大怒的苦米田四郎用重機槍組成的督戰隊押著衝向戰場,然後再被彈雨掃倒......

輕機槍連和槍榴彈連除去傷員之外的支援部隊還沒進入青石岩,就被上官雲親自帶人給攔了。

做為指揮官,上官雲很清楚,二道梁伏擊戰的成功其實是有著極大的偶然性,那裡麵既有火力覆蓋的優勢,但更多的是日軍對地形的不熟悉以及他們缺乏哪怕一件重火力反擊。

如果讓這些學生、工人、民兵組成的部隊衝上青石岩戰場,那死傷率絕對高的令人發指。

在青石岩防線還沒到達最壞情況下,他是絕不能輕易就讓這些人上去送死的。

於是,在他的堅持下,輕機槍連和槍榴彈連向上官雲上交了百分之七十的機槍和槍榴彈,空餘人員則配備了步槍,大部分去將傷員運回駐地,小部分則去給因為道路被日機炸斷不得不繞行的戰防炮連和步兵炮連做警衛。

也就是說,在和日軍輕步兵狠乾過一場後,這兩個連又化身運輸隊,將數十挺還沒有損壞的輕機槍和槍榴彈交給了前線部隊,勝利完成了這支‘雜牌軍’的曆史使命。

至少在當時的上官雲等人心中是這麼看的。

而且意外增加的這些輕火力雖然無法直接主宰戰場,但絕對是大大增強了一線的火力輸出。

上官雲下令,每個步兵班額外增加一挺輕機槍外加一具槍榴彈。

具體怎麼用還是什麼時候用,都由步兵班班長自己決定。

一線步兵們雖然都殺紅了眼,但擔任步兵班長的那都是老兵,戰場上絕對的老銀幣,他們一直將這些意外增加的火力藏著,直到日軍開始決死衝鋒的時候,搬出來拚命火力輸出!

麵對陡然多出的幾十個輕機槍火力點和鋪天蓋地的射來的榴彈,日軍差點兒沒被打哭嘍!

還有天理嗎?還有王法嗎?這咋還越打機槍越多是個什麼道理?

從獲得輕步兵大隊完犢子的消息到太陽落山,不過3小時,日軍竟然瘋狂的發起了高達六個波次強攻。

其中‘門栓’陣地依然日軍的主攻方向,不足30名步兵在範漠北的指揮下連續擊退日軍五波進攻,戰至最後一輪,在陣地上僅餘12人還能戰鬥,重傷員達6人的情況下,殺瘋了的範漠北竟然被逼得祭出一招‘開花戰’戰術。

所謂開花戰,那是範漠北放棄了陣地邊緣,將僅剩的18人龜縮於陣地上方圓不過數百米的核心陣地上,就像是一朵花的花芯,陣地周遭就像是花瓣。

無論站在那個角度,日軍都以為自己即將獲得這場攻擊戰的勝利,隻要最後殲滅位於高地內部的一小撮中國軍隊殘部。

於是,超過一個步兵中隊近200名日軍從已經占領的陣地邊緣三個方向惡狠狠的包抄過來,誓要把最後還在抵抗的十幾名中國軍人擊殺於這塊他們付出了超過700人死傷的陣地上。

兩分鐘後,滿懷信心的小卡拉米們就懵逼了。

‘門栓’陣地顧名思義,是鎖住整個防線大門的要地,但其實也是小的代名詞。

4營放在這塊陣地上兵力最高的時候也不超過60人,結果日軍倒好,一下湧入200人,那不說像未來中國熱門旅遊景區一樣,每到旅遊旺季都是人擠人、人挨人,但單兵之間相隔的距離也絕不超過一米。

在戰場上,這簡直就是找死,一梭子子彈掃過去,妥妥像穿人肉串,至少五六人會中彈。

而戰至此時,陣地上連同範漠北還能戰鬥的12人手中此時已經不是衝鋒槍就是輕機槍, 最差也是半自動步槍,突然間的集火射擊,把一眾小卡拉米們打得人仰馬翻。

但這並不是‘開花戰’戰術的精髓,最重要的是得有迫擊炮,9門60迫,3門82迫,3門80毫米榴迫炮,在信號彈打上天空的那一刻,全部朝著門栓陣地的‘花瓣’區域炮火覆蓋。

這無疑是個搏命式戰術,但凡有一顆或是兩顆炮彈落入‘花芯’,還能戰鬥的12名中國官兵和6名重傷員必死無疑。

但用範漠北的原話說:“不拚也是死,拚了,還能多帶點兒日本鬼子的命走,換成誰,都會這麼選的吧!”

也幸好,四行團步兵營裝備的都是小口徑迫擊炮,或許不能保證炮彈著彈誤差在10米之內,但至少能保證在30米之內,近乎完美的避開了那朵‘花芯’,距離中方士兵最近的一顆炮彈,也是在戰壕外的10米處爆炸。

200小卡拉米或許做夢也沒想到中國人會這麼搞,在自己陣地上還有人的時候就來炮火覆蓋,直接被炸了個屁滾尿流。

兩分鐘後,隨著三顆紅色信號彈升上天空,炮火停歇,12名中國軍人端著連射型火器悍然殺出,瘋狂彈流中,超過百名日軍被攆出陣地。

陣地上遺屍近百!

開花戰一戰成名!

甚至在該戰術傳到四行團團部後,就在娘子關主戰場上,側翼負責防守高地的三營就用了多達4次,一波迫擊炮集火,把日軍步兵打得是進退兩難,哪怕真的占領陣地了,那蛋蛋都是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