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9章 真正的戰鬥才開始(上)(2 / 2)

被氣浪卷起的漫天灰塵遮住了雙方的眼睛,所有的精準都已經失去了作用。

四行團之軍拿來對付日軍的,就是火力,完全優勢的火力,用大量的子彈堆,堆死眼前之敵。

數分鐘過後,當山風將灰塵一點點吹散,硝煙已經不足以遮擋視線的時候,呈現在四行團官兵們麵前的,是一片血流成河。

距離陣地前不到數十米的數十名日軍尖兵自然是早已經死的不能再死了。

沒有人,能在這種恐怖的彈雨中幸存。哪怕你能瞬間變成土撥鼠挖個洞鑽進地麵躲過子彈,但100多枚長柄手榴彈遠遠的丟過來,也能要了他們的小命。

距離近的死了,距離遠的,也沒好到哪兒去。或許,距離遠點兒的日軍更希望自己是尖兵,能更快速的死亡,對於一直處於煎熬狀態的他們來說,都是一種幸運。

如果僅僅隻是被中國軍人遠超於他們的火力吊打,死了也就死了,不用想那麼多。

可是,氣浪卷起的漫天灰塵給他們提供了屏障,誇張的火力也隻是漫射,浪射,對於穀口的日軍來說,殺傷力最少減少了三分之二。

為躲避穀口中噴出的可怕氣浪,在中隊長指揮下挖掘臨時野戰戰壕的日軍步兵們基本上都麵無人色的躲到了穀口兩側他們剛挖出來的小溝溝裡。

那裡,可能也有一些天然的石頭做掩體,但對於近300人的數量來說,實在是,太少了。

日軍步兵們在槍彈來臨的那一刻,都隻能選擇匍匐倒地,努力的將身子趴的低一點,再低一點。

這是日軍精銳老兵應該有的素質,這樣,哪怕沒有什麼掩體,也能足以讓他們躲過從頭頂呼嘯而過片刻不停的子彈洪流。

沒有誰能夠精準到兩眼一抹黑的情況下就能射殺300米外趴在地上身軀不露地麵20厘米高的人體,這對於視線不好隻能憑借記憶朝他們所在方位掃射的四行團官兵們來說,想打中他們也完全靠運氣。

可是,四行團可不是隻有機槍步槍衝鋒槍啊!之所以說他們敗家式火力傾瀉,除了數分鐘內最少射出了超過五萬發子彈的金屬洪流以外,埋伏於後方500米外山坳中的9門60迫也向穀口兩側也最少傾瀉了200發炮彈。

沒有目標,所有炮手們得到的命令就是向穀口兩翼炮擊,無差彆炮擊。

這一下,日軍可就倒了黴了。匍匐在地可以躲子彈,但對於從天而落的炮彈,那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看著身邊不過五米處同樣緊緊摟住大地母親的同伴就這樣被炸飛數米高,然後慘呼著落下再無任何聲息,而且,這樣的故事還不停地在上演,200發炮彈幾乎覆蓋了穀口附近上萬平方米的區域。

僥幸沒有被炮彈炸到的日軍那會兒其實已經忘記了什麼悲傷,他們,主要是恐懼。

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死亡會不會就輪到自己?那才是占據他們頭腦的所有念頭。

這幾乎就像是在刑場上在等待被槍決。等待著,親眼目睹著同伴戰友一個個無助的離去,或許,下一秒鐘就輪到自己,被一顆迫擊炮彈炸得四分五裂。

這對於任何一個正常人來說,都是難以忍受的煎熬,哪怕他是身經百戰的戰士。

神經的堅韌,終究是抵擋不住對死亡的恐懼。煎熬了數分鐘後,心態徹底崩了的敢於豁出命抬起頭甚至很英雄的端著槍朝敵人陣地射出子彈以表達自己反抗命運的日軍基本上都被漫天飛舞的子彈射殺。

而不再趴伏著等待被從天而降的炮彈炸成肉塊而是拚命奔跑或匍匐前進向自己記憶中最安全位置移動的日軍最終能生存下來的也是寥寥無幾。

能活下來的日軍要麼是運氣好到爆,要麼是一開始占據的位置不錯,不僅可以抵擋子彈,而且還有足夠遮擋四處飛舞的彈片的掩體。

但這樣的,不過十之二三罷了。也就是說,當灰塵散儘,整個戰場上,還能活著並拚命反擊的日軍,最多還有一百人不到,頂破天能湊兩個步兵小隊。

當然了,哪怕情況如此艱難,哪怕剛裂了,但做為大日本帝國赫赫有名的鋼軍,日軍步兵們也並不是沒有試圖反擊,同樣擁有七八挺輕機槍以及還有8具擲彈筒的他們也向四行團官兵們的陣地上傾瀉了屬於他們的不屈和憤怒。

隻是,火力太過薄弱了,而且,同樣是漫無目的。也有運氣不好的四行團官兵被榴彈的彈片擊中或者是被流彈擊中,當場犧牲3人,負傷18人。

這損失對於四行團來說可不算小,但也能接受,畢竟他們可是在對射戰中一波流帶走了200多名日軍。

當然了,這些損失,可不是這幫被子彈洪流和猛烈的炮彈給揍得暈頭轉向的日軍步兵能造成的。

而是3輛94式小豆丁坦克車。94式坦克裝甲很薄,最厚處鋼板也不過10毫米,因為體型的關係也沒法安裝坦克炮,隻有2挺7.7毫米重機槍,說它是坦克倒不如說一輛裝甲車更合適,放在平原戰場上就是個粑粑,但卻是日軍在晉省這個多山戰場上不可多得的壓箱底利器。

輕量化的體型使得這個連日本陸軍都有些嫌棄的裝甲車能在山區簡易山路上行進,還能頂著敵軍的槍林彈雨用兩挺7.7毫米重機槍給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在中國人沒有37毫米戰防炮的時候,這種可翻山越嶺的小鐵疙瘩簡直堪稱無敵。

這也是大島昌義大手一揮讓4輛94式輕型坦克打頭陣進入峽穀的原因,那是帝國官兵的底氣來源之一。

事實上,除了一輛背對穀口正好被巨大氣浪掀翻的94式坦克極為倒黴的成為‘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典範外,另外在穀口左右兩翼擺開的94小豆丁沒有辜負帝國官兵的期待,瓢潑一樣的子彈打過來的時候,叮當作響就是打不透10毫米的正麵鋼板,哪怕是鋼板已經被子彈打得坑坑窪窪猶如一個大麻臉。

就算是迫擊炮炮彈就在兩三米的地方爆炸,也沒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三名坦克乘員坐在裡麵很安全,還順便保護了一群縮在坦克車後麵的日軍。

他們倒也不敢亂動,地麵上到處趴著躲避瓢潑子彈的友軍,隨便開上幾米,履帶上注定就沾滿血肉,他們也隻能硬挺著,用隨車兩挺機槍朝著對麵的四行團陣地一通亂射。

7.7毫米機槍的威力極強,四行團犧牲的3名戰士,全都是被機槍子彈擊中頭胸部陣亡。

鋼盔,在這種動能極強的彈頭麵前,也變得無比脆弱。日軍到目前還能殘存兩個小隊,這三輛小豆丁可是功不可沒。

不過,隨著視野清晰,他們的好日子也到頭了。2挺12.7毫米重機槍盯上了他們,不過500米的距離,就傻乎乎待在原地用車體給步兵們當擋箭牌的94式坦克就像是未來站在東關巷口衝你甜甜微笑招手的妹子,就差衝機槍射手們說

“歡迎來稿”。伴隨著機槍班上士班長的怒吼

“乾他個狗日的”,重機槍槍口調整,粗如大拇指的子彈重新壓入彈倉,日軍最後的依仗也要完了。

500米的距離內,就算是89式坦克的側麵20毫米裝甲,在12.7毫米重機槍麵前,也不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