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村元一把自己麾下1.2萬大軍分為兩部,對逃遁中的中國軍隊進行追擊。
日本華北陸航為此出動了高達40架次的偵察機,在運城周邊數十裡來回翻飛尋找中國軍隊的蹤跡。
兵力高達8000餘的大軍哪怕有山林掩護,也根本躲避不了日本偵察機如此高密度的偵察。
終於,在17日中午,日軍偵察機發現了在山間行軍的一個步兵連,雖然該步兵連已經做足偽裝,但麵對著偵察機下降高度並用機載機槍進行試探打死自己幾名戰友後,還是有輕機槍憤怒的進行了還擊。
藏匿於山林中的幾挺重機槍也迅速參與射擊並將該偵察機擊傷,可並沒有擊落,使得偵察機確定了中國軍隊大致方位,距離YC市區大約15公裡的九龍山。
距離此地的兩支日軍部隊收到由陸航方麵轉過來的情報後,猶如兩支嗅到血腥味兒的狼群,高速向這個中條山支脈連綿數十裡的九龍山撲來。
“呦西!中國人躲在這裡,就是自尋死路。”西村元一看完地圖後,因為大熊幸之助那貨完全壞掉的心情終於好了起來。
為何西村元一如此胸有成竹的宣稱獨46旅和冷鋒部自找死路,那是因為九龍山獨特的地形所決定的。
這裡是大山沒錯,但由於屬於中條山,在山的另一邊,可是有超過3萬的日本大軍,隻需要封鎖死幾條山道,中國人就休想從哪裡進入中條山腹地。
換句話說,那就是個死胡同,他這一萬多大軍一堵,就能把他們生生給堵死於其中。
唯一讓西村元一感到遺憾的是,他還不能靠這種簡單的圍困之法將這支中國軍隊餓死在這片大山中。
因為,前線十幾萬大軍在失去補給之後,最多隻能撐7日,7日之後就得全線撤離,這也是板垣四郎私下裡給他交的底。
板垣四郎雖然沒有太過直白的說明,但西村元一也知道板垣四郎的潛台詞:中條山這一戰,隨著運城物資被毀,無功而返已成定局,但能不能挽回榮譽找回麵子,全殲這支中國軍隊將成為最後的希望。
如果可以,板垣四郎依舊還有成為華北方麵軍司令官的希望,他這個不怎麼得誌的混成旅團少將旅團長也有成為中將師團長的可能!
若是不能,那你就自己去想吧!
一個失去晉升希望卻又野心勃勃的中將司令官,拖幾個倒黴孩子下水那可是毫無心理負擔。
這也是西村元一在被大熊幸之助用無恥的理由拒絕後才想通的道理,可那時已是上了板垣四郎的賊船,悔之晚矣!
既然不能兵不血刃,那就隻能硬乾了,利用中國人不能逃竄的這七天,攻上山,乾掉他們。
西村元一倒還明智,如果是向他想的那樣單純的圍困,那他可就真的打錯主意了。
獨46旅和冷鋒部雖然沒有攜帶大量軍糧,但單兵十日的口糧還是有的,而且四行團輜重連和炮兵連擁有大量馱馬,如果逼急了殺馬吃肉,也能讓全軍再堅持個十天半月。
再說了,以唐刀對戰局的把控力,不是知道運城物資被毀,日軍十幾萬大軍無法久戰,怎麼會讓自己的兩位悍將攜數千大軍遁入九龍山這樣一個堪稱死胡同的地形之中。
事實上,在日軍於15日又開始發動全麵進攻之後,唐刀就感覺不太對勁,立刻電令跟著李九斤的沈老六的偵察排向運城方向進行偵察。
終於,在15日夜間,沈老六偵察排的一個小組在距離運城30多公裡外偵察到日軍兩個步兵中隊的尖兵。
尖兵都是步兵中隊級彆的,可想而知其後跟隨的主力是什麼規模,唐刀立即意識到這支日軍的目標是獨46旅和冷鋒部,立即電令冷鋒務必要在16日晨之前結束運城突襲戰。
哪怕暴露於一些實力,也要儘快結束,彆被狂奔而來的日軍主力給追上。
連續三日的作戰,獨46旅和冷鋒部官兵的體力和精力已經接近極限,如果得不到休整,再被這支日軍追擊,其凶險程度不言而喻。
也幸好運城周邊都是山區,日軍偵察機四出也需要時間才能追蹤到他們的行蹤,最終在唐刀的力主下,獨46旅和冷鋒部選擇了九龍山區這個看似對他們不利的死胡同山地做為防禦地。
唐刀選擇此地的原因無他,就是地形險要,隻要在這裡扛上一周,日軍主力被迫退軍,這支連破兩座城池搗毀日軍重要補給基地的英雄軍隊就能最終保全。
主動將自己放進包圍圈,這的確也是極為無奈的一種選擇。
但以當時兩軍形勢和裝備來說,也隻能有此一條路,掌握著製空權的日軍擁有著天空之眼,大軍除非是夜行晝伏否則根本瞞不住他們,但這無疑是嚴重拖慢了行軍速度,很快就能被已經抵達運城的日軍給追上。
唐刀的選擇最終被證明是正確的,戰後被日本華北方麵軍稱之為‘傷心嶺’的九龍山981高地,在‘朝日新聞’中是這樣被描述的:
這是一座膽小的人看一眼就會心生膽怯的山嶺,從主脈向東西延伸出無數的支脈,會使人想起魚的背骨,為此而感到毛骨悚然!
所以,這個地區,就是地形險要、易守難攻!
任何登山客想要登上這座山嶺,都得付出巨大體力,更彆說這道山嶺上還有將近3400名士兵。
是的,為了保證兩軍能相互支援,孔旅長和冷鋒、上官雲經過協商後,在方圓達2.5平方公裡的山區總共找到兩處主高地,一座海拔為981米的山峰被命名為981高地,另一座海拔為872米的山峰被命名為872高地。
兩座高地分列左右兩翼,猶如一頭牛的兩個犄角,任何一座高地被圍攻,都會遭到另一座高地的火炮攻擊,可做相互支援之用。
獨46旅就駐紮於981高地。
而西村元一這個滿腦袋都裝滿智慧的娃,在通過好幾輪火力試探後,終於決定‘柿子要撿軟的捏’,集合重兵圍攻981高地。
獨46旅雖然沒有冷鋒部裝備的火炮多,但得益於繳獲自日軍的12門山炮和4門25毫米機關炮,其重火力趕得上一個標準整理師,也就是重機槍略微欠缺一些。
幸好,冷鋒部伏擊第4師團那兩個步兵大隊,雖然因為對日軍重機槍中隊陣地重點照顧,導致百分之六十的重機槍損毀,但終究還是繳獲了10挺還算完好的92式重機槍,以及近20具擲彈筒和16挺九六式輕機槍,加上所有的三八式步槍,這些全部都交給了獨46旅。
這使得防禦981高地的獨46旅兩個步兵團總共擁有各式重機槍34挺,輕機槍60挺,擲彈筒基本達到一個步兵排2具,步槍可以做到一個步兵班18杆。
彈藥方麵,自然是更不缺,為了攜帶更多的彈藥,向來視糧食為生命的中國軍人可是心疼的不行的焚燒了數以十萬斤的軍糧。
彈藥充足且無論輕重火力,都不比西村元一麾下的7個步兵大隊弱,甚至還要強上幾分。
這也是令板垣四郎都未曾想到的,以至於躊躇滿誌的西村元一部不過是九龍山之戰的第一波炮灰,第二波炮灰到戰鬥開啟的第三天就迫不及待的趕來送死。
這才打成了華北方麵軍在1939年這一年的開啟之時最刻骨銘心的‘傷心嶺’之戰。
板垣四郎也僅此一戰一蹶不振,成為日軍中可有可無的邊緣人物,什麼大將司令官,都成為注定不可能實現的野望。
直到數年後太平洋戰爭爆發,才又被重新啟用,奉命駐守瓜島的倒黴孩子的命運可想而知。
不用等到像曾經時空中那樣唄掛上絞刑架,這倒黴孩子裝滿米田共的小腸就在海島上被風乾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