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2章 唐團座有點小緊張!(2 / 2)

當然了,在如今各地都在嚴厲打擊囤積居奇的時候,公司隻是小批量的吃進糧食,以更小批量賣出,收購價和出售價都嚴格按照市場價,絕不漲價,而且收購來的陳糧絕不賣出。

雖然錢老板他們都不太懂唐刀的意思,投入大量資金卻不賺錢,就算囤點糧食,也多是陳糧,這些不僅需要大量糧倉儲存,而且時間越長,虧的越多。

可這幫商人們都是猴精猴精之人,或許在他們看來,唐刀這是賠本還不賺吆喝,可1938年這一年讓他們更相信一件事,1938年新年的時候,他們決定投資唐刀這個人是最正確的選擇。

生意可以虧,但投資唐刀這條長線卻是可以大賺。原本唐刀是打算獨立投資的,結果這幫商人們死活要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就是為了將自己和唐刀徹底綁牢。

或許商人們是重利,但這些來自於鄭城的商人們卻萬萬沒想到,正是他們這個決定,讓他們做了這一生中最成功的一場生意。

不是因為他們選擇了唐刀,而是他們有一天會有力量救了百萬計的豫省鄉親。

兩年後,一場大災將降臨在豫省大地上,百萬生靈塗炭。

唐刀從現在開始所有的囤糧計劃,不是為了四行團和太行山各軍,全是在為那場可能會出現的大災在做準備。

陳糧,也比樹皮樹葉比觀音土強吧!

等春天的時候,再有新的資金運達,唐刀還會繼續用大洋和太行山、中條山內的各軍兌換法幣,而後源源不斷的投入到那個被命名為‘豫生’的貿易公司中。

龔少勳帶回團裡的MG42機槍,高達96挺,這些外表顯得有些簡陋的機槍一開始還被各連長各種嫌棄。

但當機槍射手們把這些機槍擺上射擊位,對著300米外的木靶子一通輸出之後,以李九斤為首的一幫土包子連長們就抱著機槍再也撒不開手了。

原本在他們的印象裡,外表冷峻射速驚人的MG34機槍已經是這世上最牛逼的機槍了。

可當輕機槍又可當重機槍外加射速牛逼的世界上第一款通用機槍,的確有讓軍人沉醉其中的資格。

在MG34機槍基礎上誕生的MG42機槍因為采用了衝壓件,顏值是遠不如采用鍛造件的MG34的,可戰場不是看顏值的地方,看的是實用性。

MG42的最高射速達到了1500發每分鐘,用柏樹木做的木靶子肉眼可見的在 MG42的火舌中被打成碎片。

就這機槍,一旦火力全開,日本人是來多少死多少。

而且這槍一旦連射起來,那‘噗噗噗’的聲響就像是撕開布匹,讓人聽著就汗毛隻豎,那是MG34也不曾擁有過的。

“撕布機!”這是親自試射了500發子彈的黑子很形象的給這挺機槍取的外號。

“這槍,將成為班用輕機槍!日常每挺機槍配彈2000發,戰時每挺配彈3000發。每挺機槍配射手一人,副射手兼彈藥手攜彈1000發,其餘子彈要由步兵班其餘人幫忙攜帶。”看著各連長們愛不釋手的樣子,唐刀在訓練場上就宣布了對該新型機槍的用途。

“長官萬歲!”連長們都像獲得玩具的孩子一樣歡呼雀躍。

以前縱算有MG34,因為不夠多,所以隻能成為連排級火力,到步兵班一級隻能使用捷克式輕機槍,遇到日軍大規模衝鋒,那種低射速輕機槍根本不能形成有效壓製火力,還得靠步兵班裡的半自動步槍和衝鋒槍協助。

可若是當步兵班傷亡過大,短時間內形成不了連續火力就指望輕機槍擋一擋怎麼辦?

九龍山之戰時,冷鋒和上官雲部傷亡過大就有這個原因,隻要連、排一級的MG34機槍不能及時反應,靠人數堆的日軍就有可能衝到陣地前沿,用手雷造成步兵重大傷亡,捷克式輕機槍顯然已經不能勝任四行團目前需要。

但有了“撕布機”,除非日軍用火炮或是擲彈筒先把這種恐怖的火力點連同機槍一起炸成碎片,否則,人數再也不能成為威脅。

龍岩那一戰,就是最典型的戰例,沒有步兵炮的日軍就像是排隊被槍斃一般來送人頭。

這可能也是新年之前,各連長們收到的最美禮物吧!

給全團帶來驚喜的龔大參謀長也悲催的沒能閒著,他既要把川軍新兵團剩餘的2000人分配到四個步兵營去,還要負責聯歡會場地的選址和布置。

兩個活兒都不好乾,這次四大步兵營和炮兵營以及輜重營都有損失,尤其是以三營、四營損失最重。

雖說四行團內還有雷團副帶來的家鄉子弟兵可做為補充,但經曆過泗洲山一戰的川軍新兵團剩餘2000士兵現在可不是什麼新兵了,近十日的生死戰可是將他們都錘煉成了老兵,編入步兵營後,幾乎不用怎麼磨合就可以投入實戰,那個營長不想要?

打著許久不見旗號的營連長們差點兒沒把龔大參謀長給喝死。

好久不見對於戰友們來說,除了喝酒吃肉還能乾啥?難不成幾個大男人抱著一起哭不成,那不能夠!喝好了順便討論一下自己營連裡的缺額,那不也是正常工作交流不是?

在這一塊兒,中國人幾乎都是無師自通的。

而相對於又忙又煩惱的雷雄、夜承桓、龔少勳幾人,後勤處長莊師散負責的工作就要單純一些,他要負責采買慶賀新年的各類物資。

吃的還好說,大頭兵們沒彆的要求,不管南方北方,中國人隻要能吃頓餃子,就算過年了。

米麵四行團都不缺,可這肉,是真不好弄啊!

唐團座要求的是軍民大聯歡,四行團全軍加上軍屬還得加上鎮內鎮外來的百姓,再加上遠道而來的客人,那隨從人員少說也得超過3000,這裡外裡加一起,沒三萬也得有兩萬五。

人均一斤肉,大口子洞鎮又不是陝省,各縣各鎮湊一湊就30萬斤肉到手,眼看年關將至,派出去的輜重兵都五六百人,卻總共都還沒買到一萬斤肉,可把莊大主任愁的頭發都白了不知道多少根。

當然了,甩開同僚跑路的唐大團座可也沒輕鬆多少。

他不忙,但比忙還要令人煩惱。

騎著青驄馬,一身戎裝腰杆筆挺的唐團座遙遙看著遠方,臉上少有的有些緊張。

一旁的澹台明月看著有些好笑,卻是柔聲道:“我阿媽是很好相處的,再說了,不有我在嘛!你怕啥?”

更遠處翹首以盼的澹台老帥哥暗自撇撇嘴。

小棉襖早就漏風了這他早就承認了,但漏成這樣還是超出了他的想象,不知道老妻知曉後,會不會像自己一樣痛心疾首。

“老爺,夫人她們來了。”那邊站在山崗上的老仆人一邊跑一邊喊。

後邊的夏大雨連忙跟上,如果這個興奮的老頭兒一家夥摔成什麼樣了,這個年他算是過不好了。

唐刀連忙跳下馬,本能的扯了扯軍服。

實在是,這前生今世,他都是第一次見丈母娘,根據常識,丈母娘可沒老丈人那般好糊弄。

如果可以的話,唐刀寧願麵對的是十名日寇,一通拳腳砍瓜切菜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