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3章 大事初定(2 / 2)

米國老頭兒著實猥瑣了,或許隻有小洋妞兒和洛克菲勒公司最高層才知道唐刀現在的身家。

先階段唐刀也不是付不起這個錢,唐刀全權授權的那家華人公司這兩年在米國投資大量新型公司達數千萬,在資本市場上都獲得了不菲收益,隻要拋出股票,6000萬分分鐘給你拿出來。

而青黴素這頭現金奶牛的吸金能力更恐怖,僅僅隻過了不到兩年,坐擁百分之四十分成權的唐刀就分得2億現金,6000萬美刀對普通人是個天文數字,但對於還會繼續分錢下去的唐某人來說,也就是個數字。

幫唐刀背書,對於小洋妞兒和洛克菲勒母公司來說,不過是個順水人情,還不至於到讓唐團座出賣身體的地步。

隻是,不知內情的史迪威想的有點多了,但這無疑讓雙方未來的合作更順暢了。

洛克菲勒家族的未來繼承人,幾乎可以左右一個州的選票,連總統先生都會對其禮遇有加的。

米國那邊搞定,中方這邊反應也很積極,尤其是當史迪威和米國大使親自前往那位的官邸,說出米國政府即將在菲律賓成立遠東陸軍司令部以及一家華人公司要向中國捐助100架野貓戰鬥機和200門40毫米高射炮後,據說那位當場淚滿衣襟。

不得不說那位有著身為政客的所有天賦,在讓米國兩位大使級官員為之感動後,立刻雷厲風行的著行政院和軍政部兩大機構推進‘春雷飛機製造廠’以及兩個大型備戰機場的工作。

飛機製造廠股份製方案曆經六稿,行政院和軍政部那邊原本都是不同意由一家遠在米國的貿易公司占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哪怕對方是中國人還投入3000萬美刀資金。

他們甚至更願意讓洛克菲勒公司來控股,這讓還算熟悉中國文化的勞拉實在無法理解。

或許隻有唐刀懂那些人的想法,他們防的,從來都是自己人。因為隻有中國人,才有可能奪走曾經屬於他們的權力,任何不在他們掌控範圍內的,都是不穩定因素。

但,100架戰機和200門高射炮的援助,擊碎了一切阻礙!

洛克菲勒公司也幫了大忙,引入了新股東,著名的格雷曼公司參股百分之十,並將派遣50名工程師和300名熟練技術工人抵達中國,第一條‘地獄貓’生產線不在米國,而將誕生在中國,並在一年後擁有年產100架的製造能力。

如此優厚的條件下,那位命令自己的侍從室親自督辦,僅用一天,就辦完所有手續,提出這一構想的唐刀甚至還獲得了為飛機製造廠選址的特權。

這還有什麼猶豫的?唐刀幾乎是不假思索的選擇了自己的家鄉。

那裡本屬山區,易於隱蔽,而一個大型飛機製造廠落戶在那裡,雖然是會占了一些土地,但大量人口的遷入,尤其是那些西方人擁有足夠的消費能力,必然是能給當地農民帶來新的收入。

當然,更重要的是唐刀知道,這個特權的背後其實也是一種考驗。

唯有將飛機製造廠安置在那裡,至少一個正規步兵團的守衛兵力才可以名正言順的進駐該縣,負責保衛該縣域安全的同時,恐怕也有將某人家人做質子之意。

實在是唐某人麾下的四行團太強了,竟然重炮都有,而唐某人又是個典型的刺頭兒,能違軍令兩次,自然就會有第三次,那位如果不拿點唐團座的小辮子,如何能睡得安穩?

唐刀相信,就算他裝作不知道,隨便在川省選個山溝溝,最終的結果這個飛機製造廠也會落在他的家鄉所在,既是如此,那索性光棍一點兒。

唐刀的選擇果然讓那位很滿意,專門著軍政部給唐刀批了10天的探親假,準他回家看望父母並順便在家鄉為製造廠選址。

兩個備用機場則純粹是意外之喜,做為米國陸軍遠東司令部的參謀長,史迪威也玩起了未雨綢繆。

假如有一天米國對日本宣戰,中國必成盟國,那物資運輸以及大型轟炸機停放就成必然,但就中國目前現有的小飛機場,根本無法供大型飛機起降。

等到開戰時再建,黃花菜都涼了,不如現在就開始建設。

米國陸軍出錢,中國出人,在川省境內興建兩座大型機場的建議那位自然是求之不得。

這代表的可不僅僅隻是擁有了兩座機場,那是代表著米國的大腿越抱越緊了。

隻是,史迪威對那位提出一個要求,米國軍方從施工到建成使用,擁有最高管理權限,兩座機場都不得隸屬於中國軍方。

這種近乎無理的要求對於任何一個主權國家來說都不能忍,但那位不愧是政治家,短暫思考後竟然答應了,隻是要求在戰爭勝利後,米國軍方需要將這兩座機場移交給中國。

“親愛的唐,我不明白你為何犧牲自己國家的利益,這並不像我了解的你。”史迪威在唐刀鄭重向其提出這個請求後,其實是頗為不解的。

“史迪威將軍,您雖然在我的祖國待了數年時光,但您依然對我國的那些官員缺乏足夠了解,在金錢這個魔鬼麵前,他們會選擇忘卻人性。”唐刀歎了口氣道。

建設機場對於任何時代來說都是大工程,而對於現在的中國,建設機場更是困難,投入的人力可不是什麼幾千幾萬,而會是高達數十萬。

曆史記載,1939年年初,國府令川省政府第一次擴建新津機場,征集新津、灌縣、溫江、郫縣、新繁、邛崍、蒲江、雙流等16個縣的民工10多萬人,征民田3292畝修跑道,建機棚。

由於工程巨大,機場跑道需要鋪鵝卵石,岷江西岸百裡以內挖運完後仍不敷用,又到對岸挖,全用人工肩挑車推。距離最遠之處,民工頭一天早上出發,次日才能挑回一擔。大量石頭還需要捶碎,民工日夜趕工,艱辛備嘗。

到1943年擴建新津機場,要求擴建的新津機場占地9035畝,主跑道長2600米、寬60米,鋼筋水泥澆築的地基厚1米。要擴建一條主跑道、兩條副跑道、三個大油庫、兩處電台、六個彈藥庫、一個容納35架B-29的大機庫、十餘處隱形機庫、一個機械廠、兩個發電廠、六處招待所,新津機場的麵積達到了畝。

由於工程浩大,時間緊迫,國府要求“川省各處工程統限於三十三年(1944年)一月中旬開工,新津、邛崍同年三月底以前完成,其餘同年4月底以前完成”。

史料記載,此次實際征調了29個縣的民工共30餘萬名。在工程實施中,民工有因傷病遣散的,又陸續增補,前後統計,共征集民工達50萬人。

數十萬的川籍民工,為修築機場,僅靠原始工具,肩扛手拉,流血流汗,那是一種怎樣艱辛壯闊的場景!

那同樣是用血肉鑄就的偉大工程。

《青城山太平鄉誌》記載:“太平鄉出動民工400餘人修建新津、彭山機場,因工病死者50人。”

《大觀鄉誌》記載:“民國三十二年,大觀鄉出民工約800人去新津、彭山修飛機場,分二輪赴役。第一輪新津機場擴建。道觀、兩河合共承擔一個機場圈工程。第一天,挖草皮便挖死一人,後來和彆鄉爭用鐵滾,趕夜工搶壓地坪,壓死3人。民工生活極苦,吃不飽,穿不暖,住草棚,生病無藥治,人死自行處理安葬......”

“所以,我需要貴軍獲得管理權,屆時會有我方公司人員協助人員管理,物資、薪水發放等工作,以減少我方民工損失,他們都是我國抗戰之力量。”唐刀認真說道。

“親愛的唐,我收回剛剛我所說的話,您是我所見過的最特彆的中國人,如果我國真的會卷入戰爭,我希望有您這樣的朋友。”史迪威真誠的向唐刀伸出手。

這還是兩人認識近20天來史迪威第一次主動和唐刀握手,不是因為唐刀對戰局分析的精準,也不是因為唐刀擁有可以調動龐大的財富,而是唐刀對普通人命運的關懷。

無論東方西方,隻有善良才會讀懂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