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修義筆落如飛,片刻後他卻突然頓住手中的一等關東遼毫筆,抬起頭對張寧笑道:“庭梧,你對那斛律金作何想?”
對他人評頭論足向來是大忌,然則此際絕非常時,張寧略微沉吟整理好語言後就將看法和盤托出。
話音入耳,元修義不禁點頭,這倒是與他不謀而合。
遂又提筆寫了一陣,而後封信交由親衛快馬加鞭送往洛陽。
兩人隨即又相談多時,直至深夜張寧方才出帳。
期間元修義雖對軍中之事再未提隻字,可張寧清楚從此刻起,自己在這朝廷大軍中總算是有所依仗。
魏軍在柔玄鎮西有軍三萬,其餘七萬大軍儘數分布在柔玄鎮東至尚義一線。
身為大軍副帥,元修義麾下軍兵大致分為三部,一是從洛陽帶來的千名輕騎,裝備精良且多為老卒;二是四支鎮軍合計七千,是北疆僅存的彪悍敢戰之士;三則是歸附於元魏的敕勒、柔然諸部青勇六千人,善騎射,戰力幾何不得而知。
三部雖合計一萬四千,可其中不但沒有元魏倚作鎮國之師的洛陽中軍,就連北方各州州軍也未曾見到,反倒是揉合了諸多不相統屬的地方勢力,足可瞧出其軍中根基淺薄。
統領諸軍的將領中,宿將楊鈞背景頗深,難以托心。賀拔度拔為人過於正直刻板又是敕勒族,元修義隱有厭惡,隻願以其為刀刃。
莫敬一麵不討喜且沒有出眾表現,而斛律金等部落酋長自是不消多提,唯有張寧出身背景,才乾實力均為上等,這也是其獨獨看重張寧的根由。
元修義是何等精明人物,他早料到作為朝廷派出的副帥,自己實際在行監軍之能,定會受到李崇的排擠。這是必然之事,不會因李崇乃是三朝元老國家柱石的影響而改變。
與此同時羽林虎賁也不會待見他,隻因元修義是與當今魏帝元詡極為親近的一支皇族,所代表的乃是皇室,而非宗室的整體利益。
如此情形下想要撈到功勳可謂困難重重,稍有不慎或會被有心者借刀殺人殞沒於軍中。
屆時即便魏帝元詡有心為其伸仇,也無從查起。
所以元修義方才會在軍議中出麵為李崇與中軍諸將斡旋,釋放善意。
次日,諸將各返軍中,元修義卻沒有著急離開的意思,隻是令楊鈞與莫敬一先行回尚義整軍。
見此賀拔度拔與張寧隻得默默隨其等待。
相較於心中有數的張寧,賀拔度拔可謂一頭霧水但他也不多問,整日除了練刀使拳就是待在帳中一言不發。
沒法子,大軍備戰已畢,隨著諸將返於各將戰事自是將起,軍營中忙碌異常。
將校們一麵申領武器裝備,一麵嗬斥軍士的吼聲不絕於耳,另一邊青壯也是疾行奔走期間,將一處處牛車推趕到位。
此等情形下張寧幾人像是多餘的一般,隔絕於大軍之外,甚至連個到訪拜會之人都沒有。
除了斛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