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禦夷平叛後張寧使莫敬一主政,格朗哈濟主軍事,留軍八百。
另遣賀理、魏大毅主崇禮戍,陳廣、吳朗主乾門戍,王元亮、鮮於向禮主蘭泉戍,各將兵四百。
又使琉裡洲諸部遷至,以賀拔勝與念賢整騎軍千人。
這等軍力下抽調兩千步軍必將使得禦夷空虛,好在軍府人員齊整又早有征調青壯成軍的應對之法,憑借著禦夷整體地勢與長城,加之賀拔勝處千騎足可應對突如其來的變故。
念及於此莫敬一亦是咬牙應下:“遵令!”
“另外…之甫,一應糧秣輜重尚需你來辦。”
六千步卒…兩千輕騎……
吳之甫默默一算,忍不住開口:“將主,賊寇勢大,此番僅出八千人若有緩急恐難以應對!不如布告兩鎮,再召青壯為軍!”
旁側的鄭經平也適時接口:“十日內當能聚七千人,十五日內應有過萬!”
任諮議參軍後鄭經平正式接觸到軍府軍務,比起先前因本族反叛而落入尷尬境地的李蘭,鄭經平並無掣肘也敢大膽施為,對於兩鎮的動員極限早有了解。
他二人這般進言後,除卻適才領受軍令的幾位將領外,其餘人皆是出聲望張寧應允。
顯然在軍府中大多數人看來至少需要兩萬人,方能在此番柔玄之戰中立於不敗之地。
張寧搖頭失笑,數月以來軍府所做重點在安集流民散部、開辟水利、廣興屯田,又多遣青壯修葺城牆重建村落,林林總總動員近萬人,如此才使兩鎮轄境逐漸恢複生氣。
此時若在征調青壯成軍,那勢必會引得剛剛安穩的局麵再次動蕩,人心慌亂。
這是他不願見到的。
於是張寧擺手道:“此番出師非是要正麵迎戰與那破六韓拔陵捉對廝殺,拚個你死我活。何況兵不在多而在精,強行塞入過萬青壯勢必會使軍隊戰力大減,反倒是以數千精兵足可進退自如。”
見他如此作答,眾人也不再言語。
畢竟論起軍事兩鎮無從其右者,從擊退蠕蠕到剿滅匪患,再是隨大軍北伐與平禦夷之叛,張寧展現出的用兵之能,所取戰績簡直奪目,並非其他人所能比擬。
繼而又聽張寧道:“本將固然領軍而去,但兩鎮事務不可懈怠……吾,待到本將返鎮時可是會逐項察看的!”
說到最後張寧忽然有些促狹的一笑,眾人回過神來連忙欣喜拜應。
朝廷所頒布的改鎮為州令中,以懷朔鎮為朔州,原來的朔州為雲州,武川鎮一半更名神武郡屬朔州,一半與已毀的撫冥鎮轄境新設為顯州,柔玄改為玄州,懷荒禦夷改為蔚州。
其中禦夷轄境內的乾門、蘭泉二戍及其周遭為始昌郡,崇禮與禦夷本鎮為忠義郡,懷荒轄境內臨也、息澤改附恩郡,而廣牧及懷荒本鎮則仍稱懷荒郡。
對於改鎮為州張寧自是全力讚同,一來是時至今日北疆的軍鎮製度已從先進的軍事體係,逐漸便為了落後隔絕的奴隸製度,若非如此也不會有六鎮之亂的發生,同時也使得軍鎮中人隱隱覺得低人一等。
二來是隨著兩鎮在張寧治下煥發生機,接納各鎮流民諸多散部,以戍堡為中心興建了許多村落,加之開墾的新田,已不再是昔日單一的軍事據點。
能夠改為州郡製,引入郡縣的設置便可逐步消除人心的不穩,更利於張寧自己的統治,由此所多出的官吏雖按例應當由朝廷委任,但實際上卻是落到了他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