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聽此言張寧忍不住抓起布絹,像是從中望見了綿延崎嶇的山川河流一般。
鮑丘水出禦夷北塞中,南流經九莊嶺東,俗謂之大榆河。又南禦夷鎮舊城,東南九十裡細密雲戍西,如此一來騎軍沿途可不缺飲水,又有太和年間修築的長城在此避免了猝然遇敵的窘境,哪怕不濟也可從容而退。
三十年後契丹襲掠營州,齊軍分兩路大舉北征,齊文宣帝高洋親統西路主力軍從平州而出也是選擇沿安州境內一直綿延到塞外的長城而行,與此不謀而合。
說來魏境北部長城分為東西兩段,西段始築於泰常八年二月。其時魏朝定都於平城,由於地處農與牧業的交彙地帶無險可守,於是魏太宗拓跋嗣在揮師南下同劉宋爭奪青、兗、豫諸州時,為保後方無虞命皇太子拓跋燾統率六軍出鎮北疆,預防柔然奔襲。
拓跋燾擊潰柔然後,築長城於長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餘裡,備置戍衛。
東段則建於魏孝文帝所在太和年間,其實大臣高閭奏請營造東段長城,此段長城便是念賢所言的長塹。坐用在於鞏固安州與禦夷對庫莫奚、契丹的防務。
想要摸清這一代的地形必得親自走上一遭,由此可見賀拔勝念賢並非是忽然生出的念頭,而是早有謀劃恰在此時提出而受到眾人讚同。
“一旦渡過灤河,便隻有一條路可走,回不得頭了!”
張寧忽然開口道,他笑著說:“昔日北討本將曾向左仆射獻計,遣精銳騎軍襲取柔然王庭,當日隻認為乃是可行之計,如今落到自己身上方覺不易。
其中需要經曆的複雜情勢,可能突然出現的敵人,己方將士的士氣軍備,乃至是吃喝拉撒都是不可忽略的要事,想想都覺得頭疼。”
不等念賢想要開口表達不畏艱險的動作,張寧擺手打斷繼而又道:“以你二人之能縱然是奚人殺來,亦能在本境破敵,其實並非要冒險一遭。”
念賢默然片刻忽然跪倒在地:“承蒙將主不棄收留末將二人,定當效忠將主不敢有它念!”
“好!此番若能破敵也是揚我軍威,本將必不會吝惜封賞!
當日羽林虎賁可大破柔然王庭,你二人絕不遜色於那中軍將領,麾下兒郎也非軟弱之輩,他們能做到,你們定然也能為本將破敵!”
張寧不再猶豫將布絹拋還給念賢:“不過有句話本將還要你帶給賀理、魏大毅等人…無論如何禦夷連同三戍不得有失,否則本將還是勸他們殺身殉國更體麵些!
哪怕你與賀拔勝給本將帶回了辱紇主部俟斤的腦袋也是如此!”
念賢一愣,隨即驚愕中帶著幾分恐懼地跪倒在地。
麾下部將想要立功乃是好事,但萬事仍需以自己的軍令為先。
無論是出身禦夷本鎮的賀理、陳廣等人還是懷荒調去的魏大毅,從自己身邊外放的吳朗都必須遵守這一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