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外麵站著兩名警衛員,負責安全事務。
劉微立於座位上,右手提起茶壺,親自給莊前鼎和餘華倒茶,而後再給林婉和自己分彆倒上。
倒完,喝茶。
餘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龍井,嗯,還是熟悉的味道,好喝。
四人喝過茶,劉微率先放下茶杯,進入正題。
“餘同學,是什麼事情特彆重要?”劉微看了一眼莊教授,詢問道。
“劉管家,瑾瑜,今天這次見麵是因為一項足以改變中華命運的技術。”餘華沒有廢話,直接開門見山,雙眼凝望麵前的劉微與林婉,話音鄭重且肅穆。
足以改變中華命運的技術?
“餘同學,是什麼技術?”劉微聞言,略微錯愕,麵容變了變,語氣有些疑惑且肅穆。
餘華自然不會無的放矢,那麼,這項足以改變中華命運的技術,究竟是什麼?
話音一出,劉微和林婉的目光,儘數凝聚於餘華身上。
餘華沒有回答這個問題,目光轉而投向身旁的莊前鼎。
“氧氣頂吹轉爐技術。”
莊前鼎沉聲道,從公文包內取出隨身攜帶的氧氣頂吹轉爐設計圖紙,放在桌麵,遞向劉微:“這項技術由餘華開創,基於氧氣煉鋼原理,通過氧槍將高純度氧氣送入煉鋼轉爐內,實現高效率煉鋼過程,當前平爐煉鋼一爐所需時間大約為7——12小時,氧氣頂吹轉爐煉鋼一爐所需時間約25—40分鐘,實際上,鋼水冶煉反應時間僅為15分鐘左右。”
“15分鐘?!”伴隨著莊前鼎教授話音落下,在劉微還處於一知半解的懵懂狀態時,對鋼鐵冶金稍有了解的林婉,已經瞪大了眼睛,露出極其震撼的表情。
“是的,十五分鐘冶煉完畢,其餘時間皆為裝料與出鋼。”餘華這時出聲,點頭肯定道。
十五分鐘的鋼水冶煉反應時間。
25分鐘—40分鐘總耗時區間。
林婉小心翼翼拿起這份氧氣頂吹轉爐設計圖紙,眼眸仔細注視,此時此刻,任何語言都無法形容她內心的震撼與不可思議。
“林婉同誌,這個十五分鐘冶煉時間,有什麼不同尋常或者特彆的地方嗎?”看著林婉的反應,再感受到餘華和莊前鼎的肅穆,並不熟悉鋼鐵行業的劉微,心中充滿疑惑,稍微整理了一下措辭,詢問道。
看樣子,這項技術的確很了不起的樣子。
“教授同誌,這個冶煉時間本身就極為不正常,假設100噸平爐,煉一爐鋼鐵需要7個小時,那麼一天24小時隻能煉大概三爐鋼水,不考慮鋼渣與其他物質的質量損失,那麼理想總質量等於300噸。”
林婉聽到劉微的詢問,終於從震撼之中回過神來,短暫理了理思緒,緩緩講解道:“現在按照這項氧氣頂吹轉爐技術冶煉時間計算,假設同樣為100噸轉爐,取30分鐘煉好一爐,一天24小時可以冶煉48爐,48爐乘以100噸是多少?”
“48爐乘以100噸是多少……”劉微愣住了。
這一刻,他真的愣住了。
整個人大腦轟的一下,瞬間陷入空白,一個數字回蕩於腦海中央——4800噸!
物質:鋼鐵!
看著劉微呆滯且不可思議的表情,餘華與林婉互相對視一眼,並未出聲提醒,唯有教授同誌明白這個數據的概念後,才能真正意義上理解氧氣頂吹轉爐技術的真實價值與重要性。
毫不誇張的說,氧氣頂吹轉爐技術完全可以決定1937年中華的國運與未來。
唯有理解其價值與重要性,才能充分對其實施保護。
整個中華能夠確保氧氣頂吹轉爐不落入日本人之手,唯有組織。
會議室內保持安靜,三人默不作聲,讓劉微安靜消化這個震撼到爆炸的消息。
“莊教授,餘同學,也就是,氧氣頂吹轉爐每天能煉4800噸鋼鐵,對嗎?”過了好幾個呼吸的時間,劉微這才回過神來,堪堪消化完林婉闡述的信息,抬起頭,一雙眼眸透露著近乎顫抖的激動與興奮,看向二人,言語清晰且準確的複製這個專業術語。
鋼鐵!
每天4800噸鋼鐵!
這是一個令劉微無法想象的天文數字。
按照每天4800噸鋼鐵來計算,隻要有了這個氧氣頂吹轉爐,等於是根據地鋼鐵年產量會瞬間提升到170萬噸。
170萬噸是什麼概念?
劉微不清楚,但他可以對比,南京那邊集全國之力的鋼鐵年產量,也不超過五萬噸。
一個是一百七十萬噸,一個是五萬噸……
此刻,劉微感覺自己快瘋了,他總算是明白平日裡無比穩重的林婉,為何會作出如此反應的原因。
他娘的,這不是在考驗乾部的想象力,而是在摧毀乾部的價值觀與認知!
劉微原本以為今天要說的大事,就是莊教授疑似會幫助組織,哪兒想到餘華直接給他整了這一出,直接丟了一個重磅炸彈過來。
“對,但不完全對,如果煉鋼流程掌控的好,縮短裝料與出鋼時間,控製在30分鐘左右,理論上,100T級氧氣頂吹轉爐日產量的確可以達到4800噸,不過我們暫時做不到100T級轉爐,且陝北原料供應體係無法承受。”
莊前鼎搖了搖頭,出於科學的嚴謹,指出要達到日產4800噸鋼鐵的要求,向劉微潑了一盆冷水,正聲回答道:“這是由我和餘華設計的2T級試驗爐,單次總冶煉耗時30分鐘左右,日產鋼鐵96噸,年產量3.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