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傾斜裝甲!(1 / 2)

我的科學時代 仲淵2 11311 字 3個月前

廠房內熱浪湧動,平均溫度高達四十攝氏度,這是試驗爐持續運轉和澆注作業釋放的熱量積蓄而成,內部環境如同蒸籠般惡劣殘酷,身處其中的戰士和工人無不汗流浹背。

但是沒有人叫過一聲苦,喊過一聲累,全都默默堅守崗位,乾著自己該乾的事情。

堅持就是勝利!

“嗡!”百級空分設備和氧槍運轉的聲音交相輝映,演奏熟悉而富有韻律的煉鋼交響曲,超音速氧氣射流分為三股,不斷衝擊下方的試驗爐熔池,令高溫鐵水翻湧循環,融化鐵水之中蘊含的各種元素。

“高槍化渣。”主控室內,熬了一天一夜的餘華額頭布滿細汗,整個人目不轉睛盯著處於吹煉狀態的試驗爐,向氧槍操作員下達化渣指令。

現如今,試驗爐內裝著最後一爐鐵水,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將是本次試生產最後一爐鋼水,它的成功與否將決定最終產量記錄。

過去的二十三個小時,試驗爐已經成功吹煉46爐鋼水,產量達到92.6噸,設計產量與實際產量之比約96.4%。

如果這爐鋼水成功的話,實際產量比將會達到98%!

此時,氣氛緊張而肅穆。

工程隊指揮官楊誌和工務科相關人員待在主控室內,屏氣斂息,時刻關注試驗爐吹煉狀況,儘管他們壓根看不懂,但這並不妨礙什麼。

氧槍操作員有條不紊進行操作,氧槍供氧吹煉鐵水,令石灰石和助融劑迅速化渣,沒多久,采用單渣法的試驗爐吹煉初期時間到,隨後餘華再次下令,氧槍下調到中槍高度,進入快速脫碳階段。

三分鐘。

五分鐘。

八分鐘。

加速升溫到一千六百攝氏度的試驗爐熔池鐵水,碳含量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降低,從物理性質上向鋼水轉變。

待中槍達到預計脫碳時間,氧槍回歸初始位置,終止供氧,空氣分離設備停機。

與此同時,轉爐底座傾轉角度,爐體緩緩傾斜,出鋼口對準位於正下方裝有矽錳元素和脫氧劑的鋼包。

明黃色高溫鋼水,似如長江浪頭般奔湧而出,灌入鋼包內部。

頃刻間,高溫熱浪猶如衝擊波般席卷四周,矽錳元素接觸鋼水迅速熔融反應,改變鋼水成分,脫氧劑則迅速降低鋼水內部的氧氣含量。

這是一爐含碳量約0.8%的高碳鋼,加入矽錳元素改善成分,轉變為優質合金矽錳彈黃鋼,適用於承受高負荷的彈黃和板黃,使用對象為紅星拖拉機和牽引火炮。

彈黃鋼的需求量不大,但技術要求高,如果彈黃鋼性能不達標的話,紅星拖拉機可承受不起十噸級超載產生的負荷,105毫米榴彈炮牽引裝置亦然。

一爐矽錳彈黃鋼,大約滿足八輛紅星拖拉機所需,或者十五門105毫米榴彈炮。

時間還剩五分鐘,隨著試驗爐熔池的高度下降到警戒位置,兩名爐前工輕車熟路操控渣球投送裝置,將擋渣球送入爐體。

渣球投送裝置結構簡單,首部呈勺狀,長約四米,中間連接電葫蘆,基於杠杆原理製成,主要采用人力操作,工業版本約在0.2左右。

擋渣,撇渣,澆注。

作為全場核心的高溫鋼水穩穩倒出,儘數澆注於一個個方形模具之中,鑄成鋼錠。

隨著澆注作業完成,首次試生產最後一爐鋼水冶煉完畢。

一切,塵埃落定。

現在,要做的就是等候鋼水冷卻成形,經過準確稱重,獲得最終的實際日產量數據。

每一爐鋼水的實際重量不儘相同,存在誤差,有的重,有的輕,誤差約1%—3%區間,而造成實際重量誤差的原因很簡單,無法精確控製鐵水裝入量。

廠房內陷入安靜,滿懷期待的安靜,三岔灣廠區所有生產單位的工人戰士們全都默默等待最終結果,每個人的心情無不懷揣希望。

時間流逝,手表的秒針和分針同時歸零,時間定格於上午11:00分,這爐矽錳彈黃鋼冷卻三十分鐘有餘,已經結晶成形。

“采集第47爐鋼水重量參數。”主控室內,餘華身姿屹立,似如巍峨山嶽般站在最前麵,金色數學符號源源不斷釋放冰涼之意,驅散高強度工作產生的疲憊,看了看手表獲得時間,隨即下達命令。

轉瞬,總調度員揮舞旗幟,向澆注區生產組傳達指令。

澆注生產組馬不停蹄忙碌起來,進行脫模作業,打開模具取出一個個火紅方錠,依次稱重記錄數據,最終由組長親自送到主控室,交給餘華。

餘華接過關於第四十七爐鋼水的重量參數信息,提取上麵的所有稱重數據進行計算,得到四十七爐鋼水實際重量。

試驗爐試生產第47爐鋼水實重:2.05噸。

緊接著,餘華將第47爐鋼水實重數據與過去二十三小時內四十六爐鋼水實重數據進行綜合計算,獲得每小時產量數據和二十四小時產量變化曲線圖等數據,得到一份簡單且直觀的數據可視化草圖。

主控室內,楊誌、工務科同誌、安全部門同誌、以及警衛員呂俊羽等人,心中萬分緊張,一雙雙眼眸凝視正在執筆書寫的餘華,知道最終結果即將揭曉。

兩分鐘過後,餘華停筆,拿起記載二十四小時鋼鐵產量數據的報告,麵朝楊誌等人,臉上浮現一抹澹澹的微笑。

“氧氣頂吹轉爐項目工程試生產數據如下:二十四小時鋼鐵實際產量94.65噸,平均單爐產量2.01噸,每小時產量3.94噸,與設計產量之比為98.5%,冶煉鋼種五類,包含中碳鋼、高碳鋼、鉻鎳鉬合金不鏽鋼、矽錳彈黃鋼、矽鋼,實際日產量和鋼種類型均達到試生產指標要求,人員操作零失誤,允許通過驗收,進入工業生產階段。”

“各位,屬於我們中華的鋼鐵時代來了。”

試生產最終結果公布,從這一刻起,鋼鐵冶金領域步入新的時代,身處工業荒漠的根據地超越全世界,一舉邁入氧氣煉鋼時代。

這是……獨屬於中華的鋼鐵時代。

時間定格,曆史定格。

轟!

須臾之間,廠房內經過短暫震撼過後,頓時陷入轟動之中,所有人熱淚盈眶,萬分激動,發出歡呼聲宣泄內心的情緒。

做到了!

向來遭受各國歧視和羞辱的他們做到了!

什麼是工業荒漠?

整個中華就是地球上的工業荒漠,擁有一千多萬平方公裡的國土麵積,卻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工業體係,不僅無法生產各種機器設備,甚至連鋼鐵都做不到十萬噸年產量。

一千多萬平方公裡的國家,鋼鐵年產量區區四萬噸,這就是徹徹底底的工業荒漠!

中華人,一直被彆人瞧不起,被西方人視為永遠戴著鞭子的東亞病夫!

但是,今天不一樣了,從這一刻開始不一樣了,他們經過不懈努力和付出,成功掌握了劃時代的鋼鐵冶金技術。

如果說曼哈頓計劃孕育的人類第一顆原子彈‘瘦子’,令原子核物理學至此分成兩節,那麼,氧氣頂吹轉爐技術的重要性,就等同於冶金領域的‘瘦子’。

鋼鐵冶金界的曆史,就此分成兩節。

1937年8月4日上午11:05分,氧氣頂吹轉爐試生產成功,這項劃時代冶金技術由試驗性質邁向工業生產。

一項人類尖端冶金技術,悄無聲息誕生了。

整個消息猶如颶風般席卷廠房,而後瞬間傳遍三岔灣,一千餘名奮戰數十個日日夜夜的紅一師指戰員興奮無比,隸屬於軍工局的工人們激動程度還要強上三分。

他們高興,他們激動,他們落淚。

沒有人比這些軍工人更明白氧吹爐技術的意義。

萬世基業,今日成矣!

“半年時光,當初構思的想法終於成功了,有了這項屠龍術,相信組織會比原來曆史上要好過的多,現在距離開學大概還有三個月,接下來把電渣重熔和105毫米榴彈炮搞定。”餘華望著廠房內一眾工人戰士歡呼激動的畫麵,臉上浮現舒心笑容,腦海默默想著。

試生產通過意味著氧吹爐技術真正意義上研發成功,但這還不夠,如果要研發105毫米榴彈炮,電渣重熔技術這項前置科技必須點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