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電渣試驗爐!(2 / 2)

我的科學時代 仲淵2 4552 字 3個月前

試驗爐主體由上下兩部分構成,上部屬於爐體控製裝置,旁邊為一根布滿電線的巨大金屬立柱,負責控製自耗電極和供電,可以自由移動,下部為爐體和底座,電渣爐內部結構與後世成熟的電渣爐相差無幾。

單次冶煉1.5噸電渣鋼,足以生產兩根105毫米炮管,或者八根40毫米L56炮管。

工程項目為了趕進度節約時間,采用兩班倒製度,人歇工程不歇,餘華到了試驗爐廠房,隨即親自上陣,從現場施工隊負責人手中接過指揮棒,開始進行水冷結晶器的安裝工作。

水冷結晶器是試驗爐主體關鍵性設備之一,主要作用為使熔融金屬液體結晶冷凝,形成電渣鋼錠。

這是試驗爐主體最後一道關卡,不容忽視。

一條條指令下達,調度行車吊運水冷結晶器和各種線路管網,而後小心翼翼進行安裝工作。

約莫五個小時後,水冷結晶器安裝完畢,隨後開始調試程序,經過兩個小時的嚴謹調試確認運轉正常,這才予以驗收。

待完成水冷結晶器的安裝調試程序,餘華則進行最後的收尾工作,連接操作台與電渣試驗爐之間的線路。

廠區氣氛緊張且嚴肅,數十人規模的施工隊伍和工人戰士們精神高度緊繃,以最高效率進行作業。

與此同時,伴隨著餘華宣布電渣試驗爐工程進入四十八小時倒計時狀態,軍工局內部紛紛進入戒嚴狀態,各生產單位接到通知,為迎接首次冶煉試驗進行相應的準備工作。

所有人都在等待最後時刻到來。

時間不知不覺間流逝著。

“吱!”隨著操作台與控製器之間最後一顆鋼製螺絲擰緊達到緊固力度標準,電渣試驗爐完成所有施工作業。

畫麵仿佛定格,世界上第一台1.5噸級單柱式電渣爐誕生了。

“終於成了,總耗時二十五個小時……今天過後,根據地工業體係再無枷鎖限製,可以向著高端領域發起衝擊,比起曾經的曆史,中華提前二十三年掌握電渣爐技術,提前四十三年掌握無氟渣工藝。”餘華擦了擦額頭滲出的汗水,退後三步,雙眼凝望散發先進氣息的電渣試驗爐,眼眸深處儘是得意,心中充滿成就感。

真正的得意,真正的滿足。

說實話,沒有什麼比親手創造出一項頂級冶金技術更加令人陶醉的感覺,這種感覺會讓人上癮,讓人著迷。

上一次成就感爆棚,還是在氧吹爐技術攻克成功的時候,前不久紅星拖拉機項目成功,餘華也沒有什麼興奮的感覺。

現如今,他終於再次體驗到這種久違的快感。

這份獨屬於科研探索者的快樂!

1960年,中華設計建造第一台工業電渣爐。

1980年,無氟渣工藝誕生,電渣爐電耗降低50%,生產率提高100%。

這是曆史上中華高端冶金學的發展腳步,從誕生起,便嚴重落後於國外同期冶金發展水平。

如今,乾坤扭轉,曆史更替。

有些東西,在悄無聲息之間發生了變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