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飛說:“我那個偏遠山區的家真是太窮了,祖輩們辛辛苦苦長年在田間勞作,卻隻有過年才能吃頓肉。父親曾去過一趟城市,那一次讓他知道外麵的世界有多精彩,從此他決定不讓我繼續祖輩的路,一定要考上大學將來在大城市發展。
石婧說:“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都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王小飛說:“我每次逃學,我爸都狠狠打我,有一次打得我皮開肉綻,也是那一次讓我再不敢開小差,開始好好學習,考大學,然後畢業工作結婚生子,成功如父所願改變了命運。
我從有能力掙錢開始就每月給父母寄錢。我跟前女友搞對象時,她也知道這個情況。但是後來快結婚了,她開始有怨言,尤其談到彩禮和婚後規劃,她堅決不同意彩禮隻有十萬,堅決反對每月給父母寄錢,因為我們計劃婚後一年要孩子,還要承擔房貸,她不理解為什麼我們結婚獨立過日子還要給家裡錢。”
石婧說:“女人想要的,無非就是人疼有人愛,有個衣食無憂的生活,你應該理解她。”
王小飛說:“我有個朋友叫溫潤玉,她的想法跟你如出一轍,改天介紹你們認識。我前女友家境好,父母從來都是給,不會要。可我父母也沒錯,在那樣貧窮的家庭培養出一個大學生真的特彆不容易。父母一年到頭辛苦養雞養豬,卻因為媽煮了一個帶雞蛋的麵給生病的爸,爸氣得吹胡子瞪眼。那時每次接過他們給我的錢,我都有種負罪感,痛苦而掙紮。等我終於可以掙錢,他們覺得苦也到頭了。”
石靖說:“看來你很仗義,你可以將這種給朋友的義氣也給你前女友,彆把她隻當作你未來婚姻裡的伴侶。”
王小飛說:“我工資5500塊,她工資4600,從開始每月給爸200漲到現在400。在沒有見過錢的父母眼裡,我們收入實在太多了,所以他們並不理解城市過日子的種種艱難,我也說不出口不給他們寄錢的話。去年弟弟考上大學,我主動跟父母說我來供弟弟上學,為這事她差點跟我分手。”
石婧說:“孔夫子說克己複禮,改變不了彆人,隻能改變自己。”
王小飛說:“因為出身不同,價值觀也不同。我很想縮減家裡開銷,比如不用非得買品牌,換成普通或低檔產品,省下的錢可以改變父母的貧困,我們的日子也能變輕鬆。但老婆不肯,她整天抱怨日子艱難,她的目標是去美麗的地方度假,穿品牌衣服,背限量的包包。如今,每月給父母錢成了她憤怒的源點,她逼著我跟父母提出來,可我無論如何也做不到,所以她整天抱怨。忍無可忍時,我也會反擊,並且越來越覺得她胡攪蠻纏,我們經常吵架。”
石婧說:“人人都是自私的,但人人都是正常的,這是當下人們的現狀,你要能駕馭這種現狀,不然你要怎麼活下去?”
王小飛無奈道:“還真不知道該怎麼活了,這樣的狀態很影響夫妻感情,但我又不知道怎樣平衡。想想兩邊都沒有錯,隻是夾在中間的我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