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汙(2 / 2)

點劍:握劍的手以腕用力,力注劍尖,用與虎口反向一側劍刃前端部分從上向下啄擊。主要攻擊對方持劍的手腕或肩臂,如“並步點劍”式、 “虛步點劍”式的動作。

刺劍:以腿、腰和臂用力,力注劍尖,用劍的尖端直插對方要害部位。如果以劍的形態分,有平刺劍脊向上、下,劍刃平向兩側、立刺劍刃向上、下、搠刺旋腕用力,使劍尖螺旋刺進等。如果以劍的位置分,有上刺、下刺、斜刺、反刺等。

劈劍:腰和整個臂膊用力,力達與虎口反向的一側劍刃中、前段,由上向下著力。如“獨立掄劈”式、 “反身回劈”式等。

掃劍:手心朝上,劍身扁平,以腰部力量用劍刃由一側向另一側在低處平行移動掃刈。運動的幅度較大,是攻擊下盤的動作。

帶劍:是以守為攻的動作。小臂外旋或內旋翻轉,著力於外側劍刃,使之由前向後或向斜方拉割。如“向右平帶”式、 “轉身斜帶”式等。

抽劍:是防守動作。收屈肘關節,力在劍刃,用劍刃由前向後或左右抽回。如“退步回抽”式、 “轉身回抽”式等。

截劍:是防守動作。以臂、腕用力,著力點由劍刃後端或中段向前轉移,有截斷或鍘的作用。如“虛步下截”式。

抹劍:守中帶攻。用劍刃平著由前向後,或由左向右抹,力在劍刃。如“旋轉平抹”式。

撩劍:是進攻性動作。用反向虎口一側的劍刃中段或前端著力,手腕向上提拉,從下向前或向上移動掀割。如“左虛步撩”式、 “右弓步撩”式。

擊劍:是攻擊性動作。手心朝上,用朝虎口一側劍刃的劍尖部分向前打擊,力量貫注劍的前端。如“撤步反擊”式。

掛劍:是防守動作,有左掛、右掛。持劍手虎口一側向後用力,力達劍尖,由前向後勾回,向身體右左下方回掛。

托劍:是攻守兼備的動作。上臂伸舉,用劍體刃部由下向上托起,著力點在劍刃的中、後段。如“獨立平托”式。

攔劍:是防守動作。用劍刃平著由後向前推擋,或由下向上推架。如“右弓步攔”式。

蕭寒給此無名山起名“賀蘭山”從此賀蘭山今後幾十年享譽全國,名揚天下。

在賀蘭山中竟然有一神秘山穀,方圓300裡左右,山穀入口被兩側百丈高的懸崖峭壁所環繞,入口是一漆黑山洞,花費一刻鐘左右穿過山洞,四周環境驟然一亮,一百丈高瀑布直接從懸掛在山穀上方。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裡。

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半灑雲天裡。

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潈射,左右洗青壁;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閒;

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

且諧宿所好,永願辭人間。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估計就是對他最後的詮釋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