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選擇山門位置,封不平與成不憂各有意見。
成不憂認為南峰乃是華山最高峰,華山劍宗山門設在這裡可壓劍宗一頭。
封不平則是認為,南峰雖然不錯,但作為山門,卻是得考慮通行便利的問題。
南峰太高太險,雖然氣勢足了,但上下困難,不足取。
還不如取北峰為好,北峰臨白雲峰,東近量掌山。
上通東西南三峰,下接溝幢峽危道。
峰頭是由幾組巨石拚接,渾然天成。
絕頂處有平台,建有倚雲亭,是南望華山三峰和蒼龍嶺的好地方。
峰腰樹木蔥鬱,秀氣充盈,可供建設的地方頗多,乃是山門最適宜之地。
師兄弟兩個爭執不休,各有各的看法,最後還是辛稹拍板定下北峰。
辛稹給眾人解釋為何選擇北峰道:“北峰地勢較親近人之活動,交通便利是一大因素,更關鍵是這上麵有一個無量觀。
我想運作一下從無量觀道人手中接過來,那就是天然的山門。”
風清揚遲疑道:“朝廷崇道,這華山無量觀乃是朝廷冊上道觀,咱們若是以武力相迫,官府恐怕是要介入的。”
辛稹笑道:“這有何難,我便是要通過官府將無量觀接收過來,我雖然落魄,但要一個區區道觀,還是很容易的。”
風清揚搖頭道:“若是讓你座師政敵嚴大學士知道,恐怕會給你帶來大禍事。”
辛稹搖頭道:“嚴大學士知道我要來當道士的話,彆說一個無量觀,就是將華山都劃歸與我,他都欣然為之。”
封不平等人這才意識到自己這個師弟在朝堂的影響力,隻要師弟不去做官,政敵甚至願意將華山劃出來,想一想便知道師弟有多被忌憚了。
如是這麼一想,封不平幾人頓時心服口服起來,一個在廟堂之高都那般厲害的人,在這草莽江湖裡,又是何等的厲害?
當夜辛稹便修書通過朝廷驛站將信寄出,過了些日子,華陰縣知縣便帶著朝廷委派的官員前來與辛稹商議交接無量觀之事。
果然辛稹猜測是對的,雖然他的書信寄給了之前的同僚,但來處理此事的卻是嚴大學士的親信。
嚴大學士的親信麵對辛稹並無趾高氣昂之氣,反而誠懇邀請辛稹入朝為官。
“辛兄,元輔對你極為欣賞,得知你想要去當道士,覺得過於埋沒人才,想請你回朝廷去。
元輔承諾讓你按照之前的道路走,絕對不會阻礙你的前程,何必去當一個道士呢?”
辛稹搖搖頭道:“替我轉告一下元輔,辛某隻願在這山清水秀之間修道,官場是不再回了,多謝元輔美意。”
這官員又勸了一會,見辛稹意見甚絕,便惋惜歎氣不再勸了。
然後與華陰縣的官員囑咐了一番,將無量觀的契約之類交給了辛稹,道:“觀內道士已經將其度牒調去帝都了,絕不會虧待他們的,辛兄請放心,辛兄可隨時去入駐。
另外,元輔給你安排了一筆修繕費用,我幫你支出來了,你看看,這是費用文書,我可一點都沒有貪墨。”
這官員開了個玩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