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封不平笑道:“非非,你這就不懂了,所謂降低門檻不是用粗糙的劍法來取代,而是用多種劍法可供弟子選擇。
學習劍法這個東西是很講究緣分的,有時候這種劍法學不太會,但另一種劍法卻很快便上手了,而且後一種劍法並非就比前一種劍法粗糙簡略。
掌門現在多創造幾種劍法,弟子們便有多種嘗試的機會,到時候這恒山劍法學不會,卻發現泰山劍法很好上手,如此一來,會高深劍法的弟子就多了,劍宗的實力自然就強了。
如果僅僅是降低門檻讓弟子們入手,而因此降低了劍法的上限,這樣是得不償失的,還不如從江湖上搜羅一些簡單的劍法呢,但意義不大,不是麼?”
辛稹笑道:“這是個原因,有幾大派的劍法在手上,若是不化作幾門高深劍法終究是不甘心,至於非非所說的門檻問題,我再想想辦法……”
辛稹忽而想起楊過的重劍劍法,重劍劍法大巧不工以勢壓人,招式上並不複雜,隻需有深厚的內力,在海浪之中舞重劍,便可以成就重劍劍法,這倒是對擅長內功不擅長劍法的弟子有莫大的用處。
若是有人問,若是這弟子對劍法不行,內力也還不行的話,又該修行什麼劍法?
對於這種問題,辛稹隻能說:還是放棄吧,好好去讀書考科舉,若是讀不了書,便去搞個營生,還是不行,便種田去吧。
其實說到底,辛稹所作的這些努力,都是基於弟子其實是有天賦的情況下來做的。
有些弟子學劍法不行,但內力修行厲害,這是種天賦。
有些弟子學養吾劍法不行,但希夷劍法卻是十分精深,這亦是天賦。
若是真的沒有天賦,真不建議學武。
學文的天賦不行,最多也就是讀不成書,最終回歸種田或者其他營生。
學武天賦不行,那是要付出性命的代價的。
風清揚對這個問題早就看得通透,對於弟子們的討論,其實並不太關心,他關心的是這套劍法,他興致勃勃問道:“稹兒,這劍法你打算起什麼名字?”
辛稹笑道:“師父可有合適的名字?”
風清揚笑道:“你的劍法還是你來起名,我自己在創的還有許多部功法呢,好名字我得自己留著,你還是自己起吧。”
辛稹聞言笑了笑,沉吟了一會道:“此劍法源自恒山劍法,雖然已經脫去諸多外相,但核心還是恒山劍法,總不好過於忘本。
北嶽恒山又名太恒山,但自古以來便有一個名字,叫玄武山,玄武主防禦,恰好又與這套劍法的主旨契合,便以玄武為名吧。”
“玄武劍法……”風清揚咂摸了一下,笑道:“你這起名都是一套一套的,果然不愧是探花郎,很好,這名字很好!”
封不平笑道:“到時候泰山劍法所化劍法,又該取名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