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醜:天葬是將屍體放在山上讓禿鷲吃了,您這將我們剖開不說,還踢下山穀,您人還怪好的呢。
卻說辛稹二人下了華山,取了大車,便往東行。
辛稹在前麵駕車,小龍女在車內,辛稹朗聲道:“華山之行便到此結束了,我要一直東行到海邊,隨後還要出海去桃花島尋我郭伯伯商議一些事情。”
辛稹說完了之後,也沒有指望小龍女回複,便一鞭子催牯牛快行。
這一路上小龍女不主動尋辛稹說話,辛稹倒是經常說話,不過主要是告知形程,其餘的便是遇到了什麼事情,便與小龍女說說。
儘皆是一些行走江湖的經驗,比如說打尖吃飯、如何選擇客棧、如何避開黑店、與人應該如何交談、一些江湖規矩是怎麼樣的、世間又有什麼門派等等。
可以說是事無巨細,比一般的師父都要儘心的多了。
小龍女倒是十分聰慧,聽過的便記住了,不過與人打交道上可是教不了的,辛稹倒是嘗試著讓小龍女去與人打交道,雖然說話沒有什麼錯誤,但語氣神情卻是難以改變,難免會產生一些誤會。
辛稹隻能在後麵跟著善後,不過走到三門峽時候,雖然小龍女行事還是頗為古板,但在辛稹看來,獨自行走江湖時候至少不會被人輕易就坑了,也不會乾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至少不會再直接拿了彆人的東西便走。
小龍女隻是缺乏常識,並不是愚笨,相反,她實際上非常聰明,她看著辛稹接觸的那些車船店腳牙,看著辛稹的應對,有時候也會提出疑問,而疑問亦很是切中要害,足以說明其人極為聰明。
可能是見的人多了,又或是辛稹與她時時說話的緣故,又亦或是環境改變,讓她對辛稹有所依賴的緣故,小龍女對辛稹竟是漸漸有親近之意,說的話亦是多了起來,時不時還會主動詢問一些事情。
這一日,兩人來到三門峽,兩人趕路許久,正是疲乏之時,便尋了一家客店住下,叫了飯菜,正坐下吃飯,此時外麵卻是有諸多馬匹聲音。
辛稹看向門口,卻是有一大隊蒙古官兵進來,當頭一個年紀不甚老、相貌清雅的官員,見得辛稹看他,便微笑點頭,這一笑威嚴中帶著三分慈和,辛稹觀其氣質,便知道此人乃是蒙古的大官。
這行人看到辛稹與小龍女,儘皆露出異色,著實是兩人風姿過於卓越之故。
這人在椅子上坐定,那些蒙古官兵便來趕人,辛稹還未說話,這官員便道:“都是趕路之人,都不太容易,你們小心謹慎一些便是,不要將人趕走。”
這些蒙古官兵用警告的眼神看著辛稹,示意不可作亂,辛稹卻是不管。
辛稹看向與那官員坐在一起的青年男女,男的二十三四歲,女的年紀也就十五六歲,辛稹思忖了一下,想起了一些事情,便有些了然。
辛稹吃了飯,與小龍女回房間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