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裡張雲樺頓時明白了,連忙問道:“我要不要準備準備?”
趙永平連連擺手,告訴他隻是和大佬們見見麵,聊聊小說創作的曆程,至於登門的伴手禮年宏遠早有安排。
到了約定的日子,張雲樺早早的便到了年宏遠家樓下。
在樓下整理了一下被風吹亂的頭發,張雲樺這才拎著禮物了樓。
“雲樺來啦,快進屋。”方瑞笑態可掬將他讓進屋,見張雲樺手裡拎著東西,老太太不悅道:“來都來了,怎麼還帶東西呢?等會兒走的時候拿回去啊。”
“方老師,您彆誤會,我就帶了些我媽自己做的點心。”
“您總不至於連這都不願意收吧?”張雲樺笑著解釋道。
聽到是薛玉蓮自己做的點心,方瑞一改剛才嚴肅的模樣,樂嗬嗬的說道:“之前就聽小劉說你母親做的點心好吃,這我可得嘗嘗。”
和方瑞聊了兩句,待年宏遠收拾好,便和他一起出了門。
“這屆評委會除評委會主任外,評委會成員比上屆多了三個人...”
一路上,年宏遠把評委們的性格與喜好都一一數來。
第一站,自然是評委會主任李老家中。
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給開的門,見到年宏遠顯得很是熟絡:“年主編來啦。”
“哎,李老這會兒忙嗎?”年宏遠客氣的問道。
沒等婦人回答,裡麵便傳來了李老的聲音:“小年來了?快進來。”
張雲樺跟著年宏遠走進了李老的房間。
此時李老腿上蓋著毛毯坐在躺椅上,見年宏遠來了,遂將手裡的書籍折了一角後收了起來,示意他們坐下說話。
年宏遠微笑著問道:“您老最近身子骨還好啊?”
“還成,一頓還能吃大半碗飯,就是這天氣時好時壞帶的關節有些不舒服。”李老先是和年宏遠聊了兩句,然後和張雲樺說道:“小友,我們又見麵了。”
細數下來,這是張雲樺和李老的第二次見麵。
第一次便是去年年底‘國家作協’活動,李老給他發的獎狀。
張雲樺沒想到李老年逾八十的年齡了,就見過一麵,居然還記得他,緊忙起身打招呼:“李老您好。”
“坐、坐,不用這麼多禮數。最近有沒有新的作品啊?”
“寫《闖關東》的時候,寫了一本《走西口》。”
“因為報名了今年的高考,這段時間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複習上麵,零零散散的寫了不到十萬字。”張雲樺如實說道。
“沒有因為現有的成績就驕傲自滿,不錯。”李老誇獎了一句,又說道:“好好考,爭取考入理想學府,寫出更好的作品。”
張雲樺乖乖答應:“哎。”
聊了會兒家常,李老說衝著年宏遠說道:“你是為了評選的事情過來的吧?”
“嘿嘿...什麼事都逃不過您老的法眼。”
“你啊,就是鬼腦筋多。”李老笑著伸出手指點了點他,繼續道:“我還是那句話,能不能選上,靠的是作品的好壞,不是排資論輩。”
連著一周多的時間,年宏遠帶他拜訪了在京的評選小組成員。
基調和李老一樣,隻看作品不搞排資論輩那一套。
看似都是官麵話,但含義卻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