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甫州城(2 / 2)

陌楚 殘張斷簡 7568 字 5個月前

但是接下的事就有些尷尬了,這古代的衣服怎麼穿?這一頭飄逸的秀發怎麼梳不服輸的鼓弄了半天最後還是繳械投降了,沒辦法隻能把阿福喚了進來,阿福阿祿兩人一邊服侍著張簡穿衣梳頭一邊被張簡問著這樣那樣的問題,終於在一番折騰後總算是大功告成了。這次張簡的收獲是極大的,在實踐中基本能做到了穿衣梳頭自理。

這錦緞的衣服穿著是舒服,就是長袍大袖的有點不太習慣。望著銅鏡裡陌生的自己,張簡不禁輕歎道:“看上去和自己之前差不多大,依舊還是普普通通,屬於那種扔人堆找不到的類型,以前應該是總乾農活的緣故手上都有老繭,皮膚也是輕微的小麥色。”

不管怎麼說活著總是好的,既然改變不了事實那就好好過吧,反正也回不去了,但想起另一個世界傷心的父母張簡也是無奈的歎了口氣。

另一邊衛則跟著任廉快馬趕回了臨川,剛一進王府就見丫鬟來報,說王妃已在正殿等世子了。衛則一聽可不敢怠慢,直奔正殿而去。邊走邊合計怎麼在母妃麵前把事編圓了。

王府正殿內,臨川王王妃吳氏端坐於堂上,吳氏原名吳蓁乃臨川大族吳家嫡女,衛濟就藩之後為了能夠快速掌控越州局勢便想出了與吳家聯姻這一招,而吳家也看中了衛濟這顆大樹,二人雖說是政治聯姻但婚後兩人也算得上是相敬如賓,舉案齊眉衛濟也沒有再納其他女人。吳氏先後為衛濟生了三個孩子,大兒子衛昌不幸早夭,第二個孩子是個女孩名喚衛玉薇封號“晉城郡主”,這第三個孩子便是衛則了。

“母親!孩兒在甫州多留了幾日,讓母親擔憂了真是罪該萬死,請母親責罰。”衛則剛到堂下便大步流星奔到了吳氏麵前邊磕頭邊請罪。

吳氏對這個小兒子本就疼愛有加,就是想佯裝嗔怒嚇唬一下而已,沒曾想被這臭小子一通搶白反而不好發作了。

“好了,好了。起來吧,少在我這裝可憐。你要是有這份孝心就少往外麵跑,讓我這個老太婆少操點心。”

“嘻嘻,母親說笑了,您可不老。”回來的路上衛則就聽任廉說,自己被劫這事除了甫州太守何舉,羊均和他自己之外,就沒有其他人知曉了,看母親這個樣子確實是不知情的樣子。至於自己這下跪請罪的招數可以說是屢試不爽了。見母親沒有了怒氣,衛則笑嘻嘻的站起了身,大大咧咧的坐在了椅子上。

“堂堂臨川王世子,快二十歲的人了,還是坐沒個坐像,成何體統。”

“嘻嘻,這不是在您老麵前嗎,要是在父王麵......。”

“在我麵前怎麼樣呀?”不待衛則說完,衛濟不知什麼時候已經走進了殿堂。

衛則嚇得一個激靈從椅子上彈了起來,連忙向衛濟請安。王妃吳氏噗呲一笑:“你這臭小子,還得你父王治你。”

衛濟緩步走到吳氏身旁坐了下來,身後的左右長史羊均和任廉也趕忙叩拜王妃。吳氏見狀便知他們是有要事商談,旋即起身淡淡道:“好了,你們商議事情吧,我去後花園轉轉。”

“恭送王妃。”

“恭送母親。”

見吳氏出了正殿越走越遠,幾人這才落座。這吳氏在第一個孩子衛昌早夭後便不再參管府內諸事,一心禮佛去了。這些年來王府內的事都是交給陪嫁過來的幾個嬤嬤代管,就更不用說這王府外的事了。

“父王!孩兒這次行事唐突,讓您擔憂了。”見母親走遠了,衛則連忙起身請罪。

“罷了,起來吧。所幸這次老天保佑有驚無險,還多虧了你任叔叔及時趕到,還不快謝過。”

衛則連忙轉身拜謝羊均任廉二人救命操勞之恩。

衛濟點了點頭:“則兒,你把那天發生的的事詳細說來。”

“是,父王。”

衛則一五一十的把自己那天出城,何舉勸說不住派兵護駕,然後出城後被伏擊和遇見張簡的種種都詳細的說了一遍。

“原來如此。也就是說這夥賊人是早有預謀。”衛濟若有所思道

“是的,王爺。臣率近衛趕到之時那夥賊人正好逃遁,臣擔心世子安危又恐有埋伏便未追趕。到了甫州城詢問太守何舉後方知,正如之前信上所述,聚流河水患以來民間便有人散布謠言煽動百姓對朝廷不利,所以臣推測世子遇伏和這些人脫不了乾係。”

羊均見任廉說完也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聚流河水患已影響到甫州全境,臣已奉王命開民倉賑濟可也是杯水車薪,請開官倉的奏疏已送往建康可還沒有回應,臣恐再遷延下去易生變亂呀。”

衛濟長歎一聲無奈說道:“二位所言我又豈會不知。父皇年歲大了篤信佛道。又被一幫小人圍著,我又能如何。”

“沈新,沈靜之流諂媚聖上,禍亂朝政,聖上法令不明縱容宗室橫征暴斂,欺壓百姓。這大楚的天下......哎!”這些話可了不得,若是被旁人聽去告了密,少說也是殺頭。可羊均卻不怕,羊均本是江左名士,應衛濟數次之請才出任王府左長史,平時便是敢言直諫剛正不阿,此時說道痛心處更是吹胡子瞪眼睛。

羊均鏗鏘的聲音還在殿內回蕩,可其餘眾人卻陷入了沉寂。自古便有臣不言君過,子不言父錯的道理,可是羊均所言確確實實是直戳當朝要害。

太清帝衛援登基之初也算得上是英明神武,對外連勝涼國晉國,將國界推過了長江的封鎖,西取雍州東奪兩淮,楚國之盛達到頂峰頗有一統天下之勢。

可正所謂盛極必衰得意必忘形,此後衛援便沒有了進取之心開始篤信佛道,荒廢朝政,任用小人,縱容宗室親族,楚國一時之間烏煙瘴氣。而比起混亂的朝政更讓人脊背發涼的是日益膨脹壯大的衛姓諸王。

皇四子江陵王衛節領荊州刺史,皇五子江州王衛牧領益州刺史,二人橫征暴斂招兵買馬欺壓百姓,麾下更是號稱帶甲數十萬。還有洵陽王雍州刺史衛伏,南海王交州刺史衛盛也是虎視眈眈,這些個骨肉兄弟讓自己這個兄長在越州是如坐針氈。

衛濟就藩三十餘載,如今也是年逾五旬滿頭花白,本就是個寬仁不爭的性格,如今年歲大了更是不想摻合到那些勾心鬥角的陰謀當中,可如今這形勢真是讓你躲也躲不掉,甩也甩不開。再想想世子衛則年不及弱冠,生性溫和仁厚,更是讓衛濟不放心。

“任長史,明日即調一營兵馬駐於甫州城外以應不測,羊長史等候建康回旨,旨意一到即刻放賑,當前可先與士紳富戶調劑以應緩急。”衛濟吩咐完便緩緩起身向後堂走去。

“則兒,你今年多大了?”衛濟忽然停住了腳步回頭問道。

“孩兒今年十九歲了呀,父王何發此問?”衛則被這忽然的一問問的有些摸不到頭腦。

衛濟點了點頭,沒有再說話,隻是轉頭繼續朝後堂走去。

殿內隻留下了衛則呆呆的站在原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