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起心動念(上)(2 / 2)

陌楚 殘張斷簡 3710 字 5個月前

同樣是大年初一同樣是閉門謝客,韓謙和宋澤文被張簡請到了書房來商議接下來該如何。

“這年也算是過完了,杜均的人也擋了回去,今後這路該如何走下去還請二位能各抒己見。”

宋澤文沒有猶豫低頭張口道:“下官懺愧,當初一時糊塗走上了斜路,現在想想若是當時能強硬一些,哪怕最後落個辭官回鄉也好過現在被百姓唾棄,而且現在還給大人造成了這麼大一個麻煩,下官罪該萬死。”

韓謙則是看著二人沒有表態,他本身便是吳越的門客,此番奉命前來是來輔助張簡處理政務,至於其他的事當然是沒有必要開口就不去開口,更何況張簡這次所作所為他並不是很讚同,無論他這樣是出於什麼考慮,但因為一個宋澤文而得罪杜均這筆買賣不劃算。

現在雖然暫時保住了宋澤文但代價卻是極大的,如果不能補齊府庫虧空最終的結果還是會一樣,兜了一個大圈子最後還開罪了杜均,要知道杜均可是郡守他有的是手段讓治下一個縣令生不如死,不過這些話韓謙隻能藏在心裡不能說出口。

但張簡是幸運的,因為現在是楚朝。要是換在前朝郯朝時郡守權柄之重比之現在過甚,那才真是叫做不自量力。

張簡看韓謙沒有要說話的意思,於是開口道:“宋縣丞我如今問的是辦法不是問責。”

韓謙淡淡一下,“怕是宋縣丞也沒有什麼辦法吧,要不然也不會走到今日這步田地。我大楚立國已近五十載,但繼承之法多來自於前隨,而且本朝對世家大族之優待猶盛前朝。

百姓土地皆被兼並淪為佃農,然朝廷雜稅徭役日甚一日致使民戶逃亡,地方郡縣的勢族豪強仗著權勢推脫拖欠錢糧賦稅,如此一來年複一年焉能反掌而複邪?”

張簡垂下頭喃喃自語道:“既有虧欠於官府,我們為什麼不能去要?他們身家無數錦衣玉食,我們討要一點點總不過分吧。”

韓謙說的乃是國情,不過這不是張簡現在能改變的。現在需要的是錢財,但張簡又不想在百姓身上榨取,如此一來答案呼之欲出仿佛就在眼前了。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特彆是韓謙在洞察了張簡的心意後猛的站起,這可是牽一發動全身的大事他不能再沉默了,現在必須要勸一勸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了。

“縣尊,韓某知道您有愛民之心為民之意,但此事非同小可一旦出手便是與整個孝平甚至南康的勢族鄉紳為敵,這些人同氣連枝一旦利益受損必群起而攻之,到時莫說是大人就算是世子王爺想袒護大人也得掂量輕重,請大人三思。”

宋澤文也站起躬身勸道:“韓先生說的沒錯,孝平勢族豪強沆瀣一氣,大人想要清查這些人往日所積欠的錢糧無異於火裡澆油,追繳錢糧之事萬萬使不得啊,還請大人三思。”

雖然孝平之勢族還遠遠稱之不上士族,但這些家族盤踞鄉裡人多地多,和官府的關係亦是盤根錯節,官府政令下通鄉裡需要他們,官府要收繳賦稅錢糧也需要他們。

正所謂‘皇權不下鄉’,說的便是這封建官僚體係的無力無奈,和鄉紳借此做大的事實,之前宋澤文認可挪用府庫剝削百姓也不敢越線一步便是因為這個原因,如果張簡投石擊水,這孝平必起波瀾。

見二人都出言極力勸阻,張簡也隻能搖頭苦笑,暫時打消了這個念頭。

有時候事情就是這樣,你可能知道也可能明白,但不曾經曆就永遠體會不到其中的厲害。就像現在的張簡,他以為自己已經做好了準備,可他遠遠沒有料到自己麵對的將會是何的等龐然大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