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對岸後,衛則在議事會上大罵陸宜羅剛臨陣怯戰,可二人臉皮也不是一般的厚了,現在皇帝被困在城中誰能管得著誰呀。都督柳平自然也不會因為此事去說誰,因為壓根也沒人聽他的,最後除了和稀泥還是和稀泥。
經此一戰,衛則的情緒不是一般的低落,此戰是他一力促成,可沒想到最後卻是這樣的結果,損兵折將不說更是置大家於險地險些喪命,之前的豪情和堅定也隨之消散得一乾二淨。
不過此戰也並非沒有一點成效,孟君逃回城中後便一直擔驚受怕,生怕河對岸的勤王兵馬會趁勢過河,可在煎熬了幾天之後等來的卻是東邊的官軍退回河南的消息,喜出望外的孟君沒高興多久便意識到了問題,官軍能圍攻一次東府城那便有可能圍攻兩次三次,總不能自己次次都要去救吧,看來當下緊要的應該是將東府城的糧草運回建康。可問題又來了,一旦官軍知道自己在運送糧草會不會再度過河襲擊,之前的大戰可是讓孟君現在還心有餘悸。
就在孟君愁的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之時,謀士荀通勸孟君不要一味地用強,現在太清帝衛援可是在城中,手中有這張王牌為何不去有效的利用,江南士人自詡文道正宗忠孝仁義,我們何不向衛援假意求和施以緩兵之計,隻要衛援答應議和那城外的官軍便不敢擅動,我們便可趁著機會將東府城的糧草運到建康更可以鞏固防禦繼續堅守。
不得不說荀通這個人還真是智計百出,孟君當即親自寫信送進皇城,隻要能解決問題,說幾句軟話又算得了什麼呢。
太初宮
神龍殿
這是自叛軍圍城國事儘交於太子衛玄後,太清帝衛援第一次來到神龍殿上朝議事。
今天一早,城外的孟君派人送來了親筆的議和文書,太子衛玄和太尉成譯意見相左,沒有辦法隻能請出了老皇帝衛援定奪。
孟君的議和條件很誘人,也可以說是沒什麼條件,就是在信中明言這仗他不想再打了,現在隻想退回壽陽。
衛玄對於這樣的要求自然是一百個答應,可成譯卻對這種話嗤之以鼻,仗打到這個份上他才不相信孟君會放棄現在的所有退回壽陽,事出反常必有妖。
衛援雖然年事已高但還沒有完全糊塗,之前被孟君耍了一次,這回他也不相信孟君的話,雖然他很希望這是真的。
見到衛援站到了成譯那邊,衛玄不淡定了,他從出生便是養尊處優萬人敬仰的太子嫡長子,後來又成為了太子儲君,可現在一下從一呼百應錦衣玉食變成了朝不保夕食不果腹,這種巨大的落差衛玄是多一天也不想繼續下去了,度日如年的他恨不得今天、現在、馬上就讓孟君滾出建康城,可衛援卻很堅定地對眾人說:不和,和不如死。
也不知是不是這次被圍困的巨大恥辱激發了衛援心中僅存的豪氣,反正就是兩個字‘不和’。
奈何衛玄痛哭流涕的跪在衛援麵前懇求:“皇城被圍數月,城外援軍裹足不前,城內衣食消耗殆儘,如今我們就像離了水的魚兒,不知還能堅守多久,當下不如先與孟君和談稍作喘息,然後再做打算,好嗎?”
衛援終是歲數大了,見到孫子聲淚俱下甚是可憐,這心一下子就軟了下來,最後隻得仰天長歎一聲:“你看著辦吧,不要被後人恥笑就好。”
眾朝臣見皇帝陛下不再堅持,臉上都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唯有成譯神情落寞的站在殿下默不作聲,散朝後成譯如行屍走肉一般踉蹌著走出了神龍殿,當成譯走到宮門前時不禁回首望向這個自己幾十年來為之儘心竭力的地方,如今卻顯得是那麼的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