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議事(上)(2 / 2)

陌楚 殘張斷簡 4719 字 5個月前

羊均的諫言顯然戳到了衛濟的痛處,越州近兩年來天災人禍不斷,之前的甫州水患,後來的南康杜均齊觀案,就算是晉安的進項也很難彌補。因為之前與成氏的交易晉安商社不能北上,而交廣之地被衛盛把持,賀弼和張簡挑起的海上通商之舉又因為孟君而半路夭折,如此局麵想要冒然發動戰爭,還是如此大的戰爭,難!

羊均話音一落,殿內再次陷入了沉寂。任廉垂首低眉不知在想著什麼,吳雲身為近軍統帥一向唯衛濟馬首是瞻,自然也沒有想要說話的意思。

在座的諸位都是追隨衛濟幾十年的親信,他們心中想著什麼衛濟當然明白,隨即衛濟的目光掠過眾人看向了後麵的虞鬆。

“子茂(虞鬆表字),你有什麼看法?”

虞鬆被問得一怔,可馬上就自得一笑仿佛早就料到衛濟會問到自己一般。

“臣學識淺薄不敢在大殿之上胡言亂語,不過前幾日家父曾來信叮囑微臣:言虞氏世居豫章深受皇恩,今國有亂賊天下不寧,王爺乃是太清皇帝嫡係血脈,虞氏為臨川王馬首是瞻,肝腦塗地。”

衛濟的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他方才向虞鬆發問自然不是真的像去問什麼對策,而虞鬆自然也明白衛濟想要問的是什麼,至於到底有沒有那封信其實也並不是那麼重要。

事到如今顯然主戰的聲音比較大,而且在衛濟眼中江陵王衛節的實力可是要比孟君強上許多,一旦衛節順江東下剿除了孟君,到時候再反過頭來再以自己不出兵為由發難,這小小越州如何能擋得住衛節的大軍。

雖然平時諸王間明爭暗鬥不斷,可歸其緣由無非就是為了那把龍椅,九五之位衛濟不是沒有覬覦過,可現實卻不允許他有任何異動,在家人和權位之間衛濟還是猶豫了。更兼如今的局勢轉變之快衛濟已是應接不暇,所以他就萌生了一個念頭,如果自己不去和衛節爭,衛節會不會看在親兄弟的份上讓自己做一個逍遙王爺。

衛濟幾次欲言又止,最後還是下定了決心說道:“本王思慮再三決定起兵北上與荊州軍夾擊逆賊,諸位意下如何?”

“臣等謹遵王爺教令!”

就在大家紛紛起身高呼‘奉命’之時,一直沒有說話的賀弼卻不聲不響的站了出來,緊接著賀弼在眾人驚詫的目光中說出了一句話。

“臣請王爺三思,收回教令!”

聽了賀弼的話衛濟並沒有過多意外和責怪,彆看賀弼隻是駙馬但在衛濟心中對這個女婿的看重層度僅次於親兒子衛則,之前的一係列任命便可見一斑。賀弼雖然出身不是很高,但才學膽識過人,比起衛濟的患得患失,賀弼更多的是果決。

“弼兒有何異議不妨說出來讓在座的諸位議議。”

賀弼躬身稟道:“臣以為現在出兵與江陵王夾擊孟君還不到時候,就算要出兵也需再等等。”

衛濟疑惑道:“為何?”

“回稟王爺,恕微臣鬥膽直言,自太清帝駕崩後,天下人心思動皆有覬覦神器之心,江陵王雖然兵多糧足可卻並非優勢占儘,荊州雖富可卻是四戰之地,周圍的各藩王刺史不一定與江陵王就是一條心,這是其一。其二便是孟君此賊並非善類,據報自其扶持衛玄為傀儡皇帝後便大肆招兵買馬,如今已聚眾不下二三十萬,兩強相爭勝負猶未可知,若是江陵王勝則楚國天下儘入其手,若是孟君勝則會將戰爭拖入曠日持久。越州與荊州和揚州接壤,一旦表明立場便再無轉圜的餘地了,請王爺三思呀。”

衛濟眉頭一鄒:“你的意思是,你覺得衛節會敗?”

賀弼答道:“臣不敢斷言,但臣聽過自古以來未有後方強敵環伺而大軍能在千裡之外成全功者。”

衛濟點了點頭:“你說的有道理,可這等一等要等到什麼時候?”

賀弼答道:“微臣覺得孟君絕不會龜縮在建康,他定會朔江而上與荊州軍正麵對決,微臣便請王爺等此戰結果之後再做決斷。”

聽了賀弼的諫言,在場的幾個領軍大將也不住點頭,很顯然他們也讚同賀弼的看法,覺得孟君不會躲在建康坐以待斃,如今討逆和叛逆的關係便像是一個天平,兩邊無論是誰氣勢一弱便將麵臨滅頂之災,所以除了硬碰硬彆無選擇。

而且賀弼也提醒了衛濟,衛節雖強可周圍卻是強敵環伺,當然最讓衛濟心動的一句話,其實是那句‘衛節勝則天下儘入其手,孟君勝則戰事將遷延日久’,這天下或許真的可以有自己一份,天子誰不想做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