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性的大反攻,集中了近200個師,150萬軍隊。
校長魄力如此之大,令學生佩服。
在當前之國際形勢下,校長之決定簡直英明無比。
為了更好的達到冬季攻勢的目標,還望校長能夠命令我第一集團軍參戰。
我的目標校長也是清楚的,隻有一個,晉南三角區域。
我們國軍將士越過黃河,進入山西,隻要收複幾個縣城,都是冬季攻勢的巨大勝利。
同時第一集團軍還可以幫助其他戰區牽製日軍,嗯……至少能夠牽製10萬小鬼子吧。
這10萬小鬼子被牽製之後,其他戰區的作戰會相對輕鬆一些,也更容易獲取戰果。
校長……
難道您不想北伐嗎?”
莫凡暗示的意思清楚明確,他希望能夠繼續維持與重慶的關係,不要讓矛盾到達不可挽回的地步。
為此他可以將北伐的民族之功讓與校長。
畢竟是一家人,有話好好說,切不可大打出手,讓敵人看了笑話。
校長的神態略微有些緩和。
他看了一眼莫凡空蕩蕩的槍套,命令兩個警衛員站到更遠的地方,以方便說話。
…………
就在南嶽軍事會議召開的同時,南京的日本中國派遣軍司令部也在開會。
急劇變化的世界形勢同樣讓日本一方大感驚詫,同樣渴求把握住變化的時局,擴大戰爭,賺取更多的利益資源,武裝更加強大的軍隊。
儘管9月1日的時候日本內閣就明確表示他們不會介入歐戰!
但是從那天開始,日本就不斷召開禦前會議、內閣會議、軍部會議!
過去這一年日本中國派遣軍基本都是被動防禦,主動進攻無不碰了個頭破血流。
這幾個月派遣軍司令部也在忙著整頓軍務,儲備戰爭物資。
他們不可能像國軍那樣,組織一場全國性的大進攻。
隻能著眼於局部戰場,妄圖用最小的打擊讓華夏受最嚴重的傷。
派遣軍總司令官西尾壽造大將在得知日耳曼軍隊用20天時間就占領全華沙,他感覺自己好像又行了。
大日本帝國的軍隊不比日耳曼軍隊差,華夏的軍隊恐怕還不如華沙軍隊。
命令特高課加強情報偵察,命令各部隊加強訓練的同時,將主要的軍官召集到派遣軍總司令部,不斷討論研究,不斷兵棋推演。
日本第十一軍司令官園部和一郎中將雖然經曆了一次失敗,但經過快一年的時間,他和西尾壽造一樣,感覺自己又行了,極力主張攻擊長沙,打通大陸交通線。
派遣軍總參謀部看法不同,以鈴木宗作參謀長為首,認為攻擊長沙這樣的堅城必定耗時費力,後勤壓力很大。
他們建議攻擊桂南,切斷華夏人引以為生命通道的國際交通線。
隻要控製了桂南地區,可以同時威脅到華夏人的滇越、滇緬、桂越國際交通線!
華夏人之所以這麼堅強,是因為能夠得到源源不斷的國際援助。
切斷這些交通乾線之後,他們再也無法獲得國際援助,這樣的打擊是持久的,對戰局的影響比占領一個長沙城更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