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上好名,為了博一個仁君的稱號,他不惜縱容那些貪官汙吏,貪贓枉法,魚肉百姓。
這朝廷收一分稅,底下的人就敢收到三分,朝廷若是收五分稅,底下那些人就敢收到八分。
這剩下的錢去哪兒了?還不是進了那些貪官的口袋,而且除了朝廷明令收取的稅目之外,那些地方官員還敢巧利名目,搜刮民脂民膏。
這一切可不都是他那個偉大的皇阿瑪縱容出來的嗎?
眼下天災頻發,處處都需要用錢,而且外部局勢又不穩,真是內憂外患,他估計最多幾年內,朝廷又將要對西藏用兵了,到時候大軍一動,這花出去的銀兩可就沒數了。
四爺思來想去,眼下都隻有一條路可走。
可是他若當真走了這條路,那就是與全世界為敵了,這得罪了百官,那以後他若想登大寶,還會有人站在他這邊支持他嗎?
四爺想到這裡不禁有些猶豫,可隻要一想到那些嗷嗷待哺的災民,他的目光又重新變得堅定起來。
這世上除了自己,還有誰願意去捅那個馬蜂窩呢?
要是一直沒人去管這個事情,那國庫永遠都是空的。
可是朝廷要用兵、要賑災、要修路、要發俸祿……
有無數的事情,需要用銀兩的,再不解決這個事情,大清的亡國之危就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