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爺這番話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說出口的。
畢竟他立下了這麼大的功勞,如果皇上不封賞他,實在說不過去。
可要封賞,以他的爵位又封無可封,最多隻能賞點財物了事。
如果真的是賞點財物,不光他沒臉,就連皇上也跟著沒臉,倒不如他主動提出要求來,這樣也能給皇上一個下台之階,而且這些也確實是他的真心所求。
雖然他確實因為弘曆是葉紫萱所生的兒子,而有幾分偏愛之意,但更多的是弘曆他小小年紀就表現出不凡的天資,而且他又順利熬過了天花,是個有大福氣的人,再加上有葉紫萱這樣的母親相助,以後的成就定然低不了。
反觀弘時,不說他自身的天資和弘曆相差甚遠,這李氏更是完全無法和葉紫萱相比的。
如果他當真把弘時選作繼承人,恐怕不管是弘曆還是葉紫萱都不會善罷甘休,那到時候府上就真的是要雞犬不寧了。
雖說按製本該是由長子襲親王的,但遍觀清史,真正長子承襲的很少,多是由比較喜歡的兒子或比較受寵的妻妾所生的兒子承襲。
而親王的兒子中除了一個襲郡王外,其他的兒子按出身的不同被授予不同的爵位,不過這個爵位是考封,而不是一定會封。
如果考試不合格的話,就不會被授予爵位,等同閒散宗室。
按規定,親王嫡福晉所生的兒子考封為不入八分公,側福晉所生的兒子考封二等鎮國將軍,妾媵(另室所居)所生的兒子考封三等輔國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