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巡撫衙門後院書房。
登萊巡撫楊文嶽半躺在太師椅上,看著天花板,憂心忡忡。
崇禎皇帝詔令登萊一定要保護好朝鮮,言辭非常激烈,大有朝鮮一旦有失,楊文嶽也要陪葬的感覺。
為什麼崇禎帝這樣看中朝鮮這個屬國,這裡麵有著深層次的原因。
早在幾年前,後金就曾攻打過朝鮮。那時候大明朝廷並沒有現在這樣急切。
今時不同往日,因為皇太極已經稱帝了!
道理很簡單,這時古人的天下觀,那就是以中土皇帝為尊!
普天之下,隻能有一個皇帝!
你可以稱王造反,爭名奪利搶地盤。
可是你要是敢稱帝,那你就是要眸傾天下!
就是要和大明皇帝完全對著乾,矛盾將不可調和!
雙方再也沒有談判的餘地!
皇太極稱帝後,已經上了尊號,成立大清朝廷。
這樣事情就難辦了,哪怕明廷想詔安皇太極,已經封無可封!
皇太極不可能自己去掉尊號,因為那樣意味著國運衰敗。
所以,雙方注定你死我活!不死不休!
在這場爭奪天下正統的鬥爭中,其他部落和屬國的歸屬特彆重要!
目前在這方麵,皇太極的大清處於優勢地位。
在去年皇太極稱帝時,蒙古部落中,大部分派去代表,向皇太極勸進尊稱大蒙古博格達汗
西藏也派出特使,給皇太極上了活佛
如果朝鮮再被皇太極征服,承認大清正統,那麼,對於大明朝廷來說,將是致命打擊!
因為蒙古和西藏,你可以罵他們是蠻夷,和後金是一丘之貉
但是朝鮮向來以小中華自居,如果連朝鮮這樣的禮儀之邦都承認皇太極,那皇太極距離正統,就差一個入關了!
在大明與後金的外交爭奪中,朝鮮始終偏向大明。
原因很簡單,在三十多年前的壬辰倭亂中,大明傾儘國力,把日本侵略者打跑,救了朝鮮。
朝鮮上上下下,都感念大明的恩德,各種報恩亭,報恩塔隨處可見。
後金逼迫朝鮮投降,承認皇太極的帝位。
朝鮮人根本不鳥他們,因為在朝鮮人心裡,隻有大明是天下正統,禮儀之邦。
後金在朝鮮人眼裡,是韃虜是野蠻人
皇太極幾次交涉威逼,朝鮮人就是不承認他。
於是雙方展開罵戰,來來回回罵了一年多。
朝鮮人實力不怎麼樣,但是在罵戰這一塊,還真就沒服過誰!
終於,皇太極被氣炸了,下定決心東征朝鮮!
皇太極親征朝鮮的目的,有三個!
第一,從政治上來說,逼迫朝鮮承認自己的帝位
第二;從軍事上來說,朝鮮在後金東邊,後金麵對朝鮮和大明的東西夾擊。打掉朝鮮,以後八旗攻打明朝,就沒有了後顧之憂。
第三;從經濟上來說,洗劫朝鮮的物資和人口,並通過歲幣敲詐,增強後金的經濟實力。
皇太極要打朝鮮,崇禎帝當然要保!
崇禎帝要通過保護朝鮮,讓那些還沒有歸順後金的蒙古部落看看,大明朝還是有能力保護屬國的!
為此,崇禎帝給楊文嶽下了死命令!
楊文嶽感到很苦惱。
名義上,他掌管著登萊兩府的兵馬,包括登州鎮和東江鎮(皮島)。
可是實際上,東江鎮隻剩下一個皮島,島上的幾位軍頭還不聽他的。
事情難辦啊!
光憑登萊的力量,要救朝鮮幾乎不可能!
最重要的一點,是海船不夠!
現在能漂洋過海去支援朝鮮的,隻有皮島和登州水師。
登州水師大小戰船才三十多艘,最多也就裝三千多人。
三千多人要救朝鮮,無異於杯水車薪。
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說動皮島幾位軍頭出死力。
可是這又很難辦。
皮島的位置在鴨綠江口東南方不遠處,方圓幾裡的小島,最高峰時人口超過十五萬!
幾次內亂,讓皮島元氣大傷。
現在的皮島,還有大小船隻近二百艘,號稱千艘。人口還有四萬八千人,其中戰兵一萬七,號稱十萬,其他家口工匠雜役近三萬人。
這幾萬人的糧餉,來自四部分,一部分是朝廷的供給,來自登州和天津的海運,占兩成。
另一部分來自朝鮮,朝鮮向平安道,黃海道農戶征收毛米島米,支援皮島,占三成。
第三部分,來自朝鮮境內的漢人,遼東被後金占領後,有數十萬漢民逃到朝鮮。
這幾十萬人,大部分被轉運到山東,有十幾萬留下來開荒種地。
因為後金軍經常越境襲殺,現在這十幾萬人,還剩下不到五萬。他們不向朝鮮納糧,糧米支援皮島。這一部分隻占一成。
第四部分,也是最大頭,來自皮島的商貿稅收。皮島地處咽喉要地,連接後金,朝鮮和大明,有許多商賈商船往來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