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那熟悉的羽林軍又站在了庭院之外,他們身著鐵甲,手持長矛,排列得整整齊齊,就像是張開嘴,等待著他們主動送上門的巨獸。
於是,士人變得更加憤怒了。
今日他們之所以來到這裡,敢來參加文會,他們就已經做好了入獄的準備。
那宦官們到底想要做什麼?
天下士人這麼多,他們真的以為憑他們的力量,就能將所有人的士人抓捕乾淨嗎?
他們真的以為憑借著武力,就能堵上天下蒼生的悠悠之口嗎?
他們真的以為憑借著陰謀詭計,就能顛覆這世間的公正與真理嗎?
他們...是想要趕儘殺絕嗎??!!
錯了,他們錯了!
士可殺,不可辱!
當年秦王政都沒有徹底絕了儒家的根,張讓他們幾個小小的中常侍又怎麼可能做到?
昔日秦王政所言天子之怒,伏屍百萬,但布衣之怒,又豈是以頭搶地、引頸待戮?
布衣之怒,是民心之怒,是天下士人之怒,一旦爆發,其勢不可擋。
漢室百年的基業,絕對不能像秦朝一樣,斷送在宦官手上。
秦之滅亡,實乃宦官趙高弄權之果,漢室豈可重蹈覆轍?
陛下,聽聽來自天下的民意吧!
他們這次實在是太過分了。
在壓抑到極致的氛圍中,那些羽林軍沒有任何征兆地進來了。
他們沒有等今天的文會結束,便如狂風驟雨般闖進了庭院。
這些士兵迅速分散開來,各自朝著庭院的兩側移動,像是在布置著一張無形的網。
他們的意圖非常明顯。
他們想像上一次那樣,以武力壓製這些手無寸鐵的士人,隨後將他們像囚犯一般押送至都內獄,讓冰冷的石壁成為他們言論自由的終結。
然而,這一次,當羽林軍們準備好采取行動時,他們驚訝地發現,這些士人們,此刻異常鎮定。
沒有一個人試圖逃避或反抗,他們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聚焦在了同一個人身上——一個坐在最上首位置的男人。
在場所有的士人都明白,此時此刻,也隻有他有這個能力,將想法上達天意,改變天子的想法,讓天子不再被宦官一家之言所蒙蔽。
也隻有他,能擔此重任。
袁君,懇請您救救大漢吧!
感受著周遭士人期盼的眼神,袁紹明白...亮劍之時,就在此刻!
就在羽林軍準備實行抓捕之際的電光火石之間,袁紹驀然站起,猛地一揮手,將麵前沉重的木案推翻在地。
他隨即拔出了腰間那柄寒光閃閃的佩劍,劍尖直指蒼穹,整個人散發出一種決絕與不屈的氣息,振臂高呼,聲音如雷貫耳:
“如今宦官當權,他們殘害忠良之士,蒙蔽天子,致使朝綱不振,國運日漸衰微。”
“天下已然走到了最危難的關頭,社稷存亡,就在此一舉。”
“大漢養士四百載,仗節死義,正在今日,我欲向陛下陳清利害,諸君可願助我一臂之力?”
台下的孫涵猛地起身,慨然應允:“固所願也,不敢請耳。吾願與袁君共赴國難,雖九死其猶未悔!”
袁紹緩緩將目光從孫涵身上移開,掃向場下的士人們。
他們的眼中,不約而同地燃燒著同樣的火焰。
那是名為憤怒的火焰。
就在這憤怒達到頂點的一刻,他們幾乎是同一時間起身。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士人們的聲音震耳欲聾,彙聚成了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
這聲音,像是一把鋒利的劍,刺破了烏雲密布的天空,穿透了暴雨的喧囂,直抵天際。
眾人驀然回首,這才發現。
一連幾日的暴雨不知何時已悄然停歇。
大漢的天,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