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沒有讓係統全力觀察對手的發球,有著先前對付雷衢的經驗在,蘭逸飛對於拚接發還是有點心得的:不就是猜方向嘛!
30-15,30-30,40-30。
還是沒能逼出破發點,不過蘭逸飛絲毫不也所動。經過前4局的觀察,他發現丹西維奇的硬實力還是比他強的,反正是對手率先按捺不住,他肯定不虧。
這局沒有破發機會,那就下局再找。
40-40。丹西維奇自己的雙誤,拚二發的副作用來得相當之快。
然後,蘭逸飛拿到了本場比賽的第一個破發點——成功預判了對手的發球之後,反而是丹西維奇未能接起蘭逸飛的回球!
這一切發生得太過突然,蘭逸飛的心態甚至都來不及發生變化。
然而對於丹西維奇來說……連續兩個主動失誤,不僅保發點沒了,還送出一個破發點。
在如此壓力之下,他沒再敢拚發球(或許應該堅持一下的),待局勢進入底線相持階段後,手軟了一拍,隨即回球宣告掛網。
3-2!蘭逸飛在第一盤中間階段成功破發。
無疑,這是個好兆頭,不過對手仍然有機會扳平比分。
後麵的幾局裡,丹西維奇似乎意識到了自己那一丟丟急躁所帶來的苦果,開始使用更多元化的打法。
在硬實力不弱於蘭逸飛的情況下,他沒再送出更多的破發點。甚至於,他還反過來得到了一個破發點,在蘭逸飛發出了一記雙誤的第8局裡。
隻不過,蘭逸飛發揚了自己一貫的優良傳統,關鍵分上很硬氣,把發球局成功保下。
如此一來,他便成功以6-4的比分拿下了第一盤。
皮爾曼的擔憂在第二盤才化為現實。
丹西維奇在第二盤一上來就策劃了一波猛烈反撲,網前截擊為主,搏殺拚接發為輔。
這一套連環拳看上去就頗具威力,實際也的確如此。
怎奈……後者本就是蘭逸飛擅長的科目,沒有人比他更懂搏殺與拚接發了。
而針對前者,也就是網前截擊,他特意為丹西維奇準備的穿越球大禮包早已準備就緒。
頂過最有壓力的前三局,蘭逸飛隻給出過一個破發點,就再次帶著2-1的領先優勢進入局間休息。
而在後麵的比賽裡,蘭逸飛也開始逐漸上網以攪亂對手的防守節奏。底線強攻、穿越球、網前多管齊下,反而打得丹西維奇苦不堪言。
毫不客氣的說,蘭逸飛如此聰明地打球,硬生生讓丹西維奇的實力僅僅發揮出來8成,這還是對手的心態一直沒崩。
沒辦法,丹西維奇硬實力雖然不俗,可他最喜歡的節奏還是你拍一我拍一,我們中規中矩地打球這樣子的,何時見過混跡於低水平比賽的全能型球員。
第4、6局內,丹西維奇統共送出了另外三個破發點。
雖說這次蘭逸飛沒能再度高效地把握住機會,不過待比賽進入搶七之後,丹西維奇能做的事情已然不多了。
早早掌控了比賽主導權的蘭逸飛終於放開地運用自己腳步與耐力的優勢,用一個又一個紮實的底線得分粉碎掉了丹西維奇扳平盤分的念頭。
沒錯,就用最穩的得分方式,蘭逸飛不想比賽再橫出變數。
6-4,7-6(5),這就是比分板最終定格的樣子了。
蘭逸飛拿到了堪培拉國際挑戰賽的冠軍,帶走3.5萬美元獎金與96巨分的同時,還繼續保持著一項隻有他自己清楚的記錄。
超高的搶七勝率(計算切磋)。
小比賽終究是小比賽,ITF製式小獎杯頒發給蘭逸飛後(冠軍選手嚴重懷疑這玩意兒是玻璃材質的),竟然連個意思一下的采訪環節都沒有。
不過在場的終究還有幾家網球媒體,做過功課的也知道這隻是蘭逸飛職業生涯的第二(一)站比賽。
首站奪冠,如果運作運作還是有那麼點話題性的。
於是在球員通道的出口,四五個人拿著筆和本把蘭逸飛與他的團隊分割開來。
“哦豁,好家夥。”
“咳,一個個來,不要急,都不要急!”
突然,蘭逸飛看到了一張華國麵孔,不由得眼前一亮:“來,你,就是你,你先來吧。你是華人沒錯吧,能講漢語吧?”
一個看上去不比蘭逸飛大多少的小年輕奮力擠到最前麵,興奮地說:“啊,可以的!不過,我隻是為他們當地的報社打工罷了,還是華國國籍,可不能說我是什麼華人。”
“哦?抱歉了。”蘭逸飛心裡明白這種事馬虎不得,當下誠懇地說道:“那麼你有什麼想問的嗎?”
華國年輕記者繼續興奮地點頭道:“根據我們的曆史數據顯示,您還是第一位在澳洲這片土地上奪冠的華國選手,這場比賽對您來說是個裡程碑,對於澳洲的網球賽事而言更是個記錄……”
“針對剛剛結束的這場比賽,您在戰勝了丹西維奇這樣強勁的對手之後,有什麼感想?認為自己贏在了哪方麵?”
蘭逸飛隨口答道:“感想啊,沒啥特彆的想法,馬馬虎虎吧。似乎該說我是贏在運氣好?”
華國小記者:?
“嗯,似乎不太恰當。”蘭逸飛改口道:“這是場智商與球商上的雙重勝利!對,就這麼寫吧!”
華國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