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兄弟兩個坐在一起喝點小酒,崔溶心裡不是很痛快,兄弟二人單獨在一起說說話,沒有叫彆人。
“你說她怎麼就想不通呢,我的婉姐到底哪裡入不了她的眼啊,這樣傷孩子的心。
不是為了這個家,婉姐何必入宮和彆人分享丈夫呢。她和弟妹相比差的太遠了,我不羨慕弟妹能乾,是羨慕弟妹赤子之心待人一片真心啊。”
崔溶說著說著就哭了,他疼了這麼多年的閨女,為了家裡為兄弟付出,卻換不來親娘一個溫暖的擁抱,憐愛的眼神,如何不心冷啊。
他從來不羨慕弟弟娶了好媳婦,羨慕的是子嵐大氣勇敢,對親朋好友赤誠真心,護短又可靠。
崔浩歎口氣,又和哥哥碰了一杯,“哥,崔家其實不適合大嫂,大嫂為人並不壞,她適合過小日子。
偏偏做了長嫂,卻不能做宗婦,看著嵐兒風生水起比男人還利索,出了門還要被人說嘴對比著,很難平衡。
生了鑫哥,前頭還有抻哥比著,後頭有淩哥比著。
咱家的家教你不是不知道,彆說男孩爭的厲害,就是姑娘家都要爭個先後才能得上好親事,氏族的教養都是如此。
但大嫂並不是氏族姑娘,教養也有些不同之處,是嬌養長大的。難免會有不適應和委屈。
在家時樣樣都好,也是拔尖的姑娘,嫁到崔家來,樣樣不如人,差距越拉越大,連女兒都不像自己像弟妹,她心裡過不去這個坎。
大嫂是個溫柔婉約的女人,嵐兒卻是個男孩性格,大大咧咧的不記仇也不夠細膩,二人性格不同處事方法就不同。
大哥,抽個時間你坐下來和大嫂平心靜氣的談談,這些年你也忽略了她不少,不然她不會越走越偏激。
夫妻同進退,她錯了難道說你就沒錯麼?”
崔浩並沒有一味偏袒自己的親哥哥,反而很中肯的說了大嫂的委屈和無奈。
崔浩和子嵐契合,是因為他們都是被氏族教養長大的孩子,爭先要強這是氏族教養最大特點。
子嵐大氣坦蕩,從來也不是細膩溫柔的姑娘,反倒更粗拉一些,不扭捏不嘰歪,吃苦受罪都自己咽了,宋家的教養就是如此,女兒也當男孩一般養大的。
不然宋家憑什麼聯姻崔家齊家這樣頂尖的名門望族呢,教養若不好,你家姑娘能金貴到哪裡去。
可李氏並非氏族教養長大的姑娘,是清貴人家的孩子,教養還是有很大區彆的。
差之毫厘謬以千裡,這話可不是說假的。並非貶低李氏,她擔不起宗婦的職責。
老太太也想著關上門過小日子就夠了,這些年看著相安無事,是因為崔家門風教養很嚴厲,爭鬥的機會都不會給你。
李氏憋屈在心裡了,比不過子嵐認了,可連女兒都比她優秀太多,沒有一點像她的地方,如何能氣平啊。
她真的不懂女兒的委屈麼,非也,而是不想知道,也不想過問太多,崔家嫡長女不缺人疼愛和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