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君臣(1 / 2)

輕歌遠 肥喵有魚 5433 字 9個月前

要說君臣之道,之前梁輕曾經舉過一個例子,災難來時,是救彆人還是救自家?

將在外,君命何為?

作為一個臣子,是想忠君儘職,還是遵從內心儘仁孝。

在座的幾位大人物,都發表過自己的見解,此刻倒不由得都打起精神,想要看看即將成為他們臣下的這些人,是怎麼對待君臣之義,如何選擇?

梁輕眉毛一挑,忽的站起來,朝主位的主考官蔡隱和湯晦行了個禮,提議道:“學生以為倒也不必分什麼正方反方,也不用組隊辯論,不如就讓各位文士各抒己見,各自為戰,討論君臣之道豈不更好?”

她就是想看看不預設觀點的情況下,不組隊互掐的話,有多少人是堅持愚忠,又有多少人是固執己見的。

作為此次文彙實際的幕後東道主,梁輕的提議自然得到了支持。

征得了蔡隱和湯晦的認可,各位大人物也無異議。

於是,進入決賽的選手們,將不再是隊友,人人都是對手。

各位文士自然樂得表現,各自準備論點論據,打算大展論才。

時間很快就到了,先發言是吳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臣者,服也,為臣子,理應忠君愛國,輔佐君王,為君王解憂,聽君王號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說這番話的時候,吳欽的表情很有趣,一直看著主坐上的雲昊,麵上還帶著些許忐忑。

而雲昊似乎對這等馬屁之論,不甚在意,除了最開始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深以為然,點了點頭,其他的他都覺得理所當然,有什麼好辯論的?

雲昊在心裡把蔡隱和湯晦罵了無數遍,這兩個老不休也是膽子太大了,不把他這個當皇帝看在眼裡,雖然兩個老家夥現在一南一北,暫時都不在他楚州地界兒,但是這天下能稱一聲皇帝的還是他姓雲的。

雲昊心裡算計早晚要給他們點顏色看看,到底是他們這些個文人吃飽了撐的嘴皮子厲害,還是他西北雲氏的虎狼之師厲害。

帝師?在雲昊眼裡就是狗屁!

隻有彥廷那個土包子才會對他們說的話言聽計從。

梁輕對這些老調陳詞本沒什麼興趣,倒是吳欽這個人,他竟然是要投靠雲昊的麼?

看那副略帶陰鬱的樣子,還以為是淩雲一夥的,這諂媚的架勢倒是和淩雲不咋像。

梁輕抬頭看了眼淩雲,果然他看向吳欽的眼神裡帶著那麼點明顯的不屑。

第二個發言的是劉禦釗,他的發言,一如他本人給人的感覺,言辭犀利,毫不客氣:

“吾以為,君臣之道,在乎各守本分,若君使臣以禮,則臣事君以忠。”

“臣以道事君,不可則止。”

“若為君者,道不行,則為臣者,可乘桴浮於海”。

第一句倒還可以,各守本分,以禮相待,台下有不少人聽了點頭的。

到第二句,“不可則止”台下已經有人開始搖頭了,哪有當臣子的能說停就停?雖說治大國如烹小鮮,但治國之事,又不是真的過家家,給你差事是看得起你,豈能說不乾就撂挑子?

到得第三句,“乘桴遊於海”台下一片歎息,泛舟江湖,如此自由散漫,等同兒戲,如何做得來官?治得了國?

不少人已經為這個劉禦釗可惜了,說話太直,個性太強,即便是為了博出位,爭一時口舌之利,也不能這麼說呀,這麼說哪個大人物會器重他呀?

擱心眼小的主子,怕是就此蓋章,永不錄用了。

人們紛紛議論這個劉禦釗怕不是腦袋被驢踢了,可能這一趟是白忙活一場,找不到吃飯的差事。

梁輕卻有些興趣的問了一句:“不知何為以禮相待?”

劉禦釗有了由頭,又開始發揮:“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給點陽光就燦爛,倒也公平對等,君敬臣一尺,臣忠君一丈。

這話一說,又讓人聯想到南宮氏的衰敗,南宮氏可不就是待臣子無禮麼?

先是因為剿滅天機教無功,將張暖一家滿門抄斬,再是因為一個讖言對梁輕千裡追殺甚至屠村,後是對雲氏半利用半防備,最後雲氏謀反,南宮朝廷一夕崩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