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棘手(2 / 2)

扶明錄 浪得虛名 4379 字 9個月前

“將軍,東廠那小太監求見”這時家丁來報。

吳三桂長呼一口氣,揉了揉自己僵硬的臉,笑了一下:“快去請”。

總兵府設了私宴,吳三桂招待常宇吃晚飯,兩人一見麵,小太監就觀摩寧遠軍操練被其氣勢強悍所震撼,邊軍實力強大果真名不虛傳等等各種恭維。

吳三桂連連自謙,卻難掩得意,應是感覺雖沒扳回一局,但臉麵上好看多了吧,當然他也知道小太監來找他不僅僅是來拍馬屁的。

眼下局已設了,各項準備都在按部就班,頭疼的事也接踵而來,需要磋商解決,比如吳三桂最著急的是餉銀何時發,常宇那五萬兩銀子雖少卻能解燃眉之急,特彆是大戰前夕,白花花的現銀比任何承諾都激勵人心。

什麼時候發餉銀是有講究的,比如在清軍兵臨城下的時候!小太監是這麼說的:“好鋼用在刀刃上,銀子也要花在節骨眼上”。

那麼問題來了,一部分餉銀僅能給將士提提神,至於激勵他們視死如歸去殺敵緊靠承諾是不現實的,你丫欠餉都沒銀子發,那承諾誰信,豁出性命殺敵為了一個口說無憑的承諾?

這的確是讓人頭疼的事情,常宇一時間也為難,從哪搞銀子他苦思冥想幾日尚無頭緒,隻得暫時拖後,說不定哪會靈光一閃呢!

除此之外,吳三桂還有一件頭疼大事,如何安置援軍。

寧遠城下,城內吳係兩萬軍馬已把軍營塞的滿滿的,接納數百宮字營尚可勉強,但唐通的八千人馬可就萬萬住不下了,隻怕要征用民房或者露天紮營,然則後邊還有山海關的三千騎兵,火器營的五千人馬,以及千裡迢迢來當炮灰的李岩萬餘人,這麼多人往哪兒放,何況援兵中還有大批軍馬要安置。

更棘手的是除了人馬安置還有糧草的供應,那麼多人和軍馬吃喝,豈非小數目,而且存放何處也是頭疼大事。

常宇也頭疼!

很顯然他現在麵對的困難遠不是太原時可比,雖然去太原時候無兵無糧無銀子,但一路上連哄帶騙帶搶,硬是湊足了人馬糧餉,且太原城高牆後,容個十餘萬人馬根本不是問題。

可眼下寧遠這個關外孤城,要人沒人,但各方湊一下總算湊齊了卻沒地方住,要錢沒錢,想騙想搶想偷,卻沒地方去乾這營生,就問你苦逼不苦逼,上火不上火。

軍餉一時難斷,又非當急必行之事暫且擱置,糧草乃當務之急,當務之重,必須立刻解決,不過常宇對此其實已有準備,十二太保拿下采購軍糧這個大項目後,正四下購糧草供應南北這兩條線,其中已有近萬石運往這裡,加上寧遠本就有可供二十天之用的囤貨,若能快刀斬亂麻,給清軍閃電一擊,重拳擊潰讓其撤軍,則糧草無憂,但若打持久戰,那壓力非一般重,若是供應不及時,殺人吃肉啥的也未必不能親眼所見。

至於人馬安置,兩人商議半響後,決定改變戰術!

既是按照袁崇煥的那個裡外配合反正城外都要紮一支軍馬,那索性就多紮些,或許還可以分兵多處,緩解城內壓力。(袁崇煥當時裡外應和,祖大壽部並未駐紮城外,而是大戰時出城決戰配合城上炮擊清軍後陣而已)

常宇告知吳三桂自己在山中無意間尋了一天然溶洞,可容數千人馬,易守難攻還有退路,他可率兵藏於山中,適時出擊給敵痛擊,甚至即便被清軍發現,以地勢之利,清軍未必占得便宜。

吳三桂聞言驚喜不已,他駐守寧遠數年竟然不知道山中有這麼一個大洞,實則不可思議,這小太監初來乍到,進山逮兔子輕輕鬆鬆便發現了,這難道是天意麼。

不過想想又覺得就那麼回事,那洞口隱蔽,夏日山林枝葉茂密不易發現,且又在深山中,山民都少去,冬日大雪封山,更無人踏入,再者即便有山民知曉有洞這種事又怎麼會傳到他耳朵裡。

但僅能藏兵數千,這遠遠不足,餘下兵力如何安置?

…………………………………………………………………………………………………………………………………………

感謝各位書友的大力支持,請多多投票,喜歡的關注收藏,感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