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點點頭,拍了拍他肩膀:“沒事多讀書,江湖不隻是打打殺殺”常宇撇了撇嘴:“江湖確實不是打打殺殺,但江山卻少不了打打殺殺,否則早就易主了”朱慈烺鬨了個打臉紅,本想趁機打趣他一番,卻被反將軍了,為免繼續尷尬趕緊岔開話題:“傅山在太原也是辦學院你將他弄到京城同樣是辦學堂,又有何不同,何必大費周折,將其留在太原出力不也一樣麼?”
“這你就不懂了”常宇頭搖頭撥浪鼓:“他的學堂和我的學堂大不同,大不一樣,他們這些所謂大儒眼界雖高但格局太小,我要辦的學堂是天下人的學堂,天下人儘可讀書習字學知識,學有用的技能知識不僅是四書五經,而非一幫酸儒關起門來著書立說互相吹捧,且傅山有才,要物儘其用教書育人培養更多的人才,同時吾亦有同化他之心,讓其去京城見識一下新式學堂潛移默化中改變他的一些陳舊觀念,打開新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從而他再去同化其他人,這樣便會有更多的人為新式教育奔走出力……”
“呃……什麼關,什麼關?”朱慈烺一頭霧水,常宇苦笑搖頭:“這麼說吧,先前殿下識得臣之前的心境和如今是否一樣?”
“大不同呀!”朱慈烺一臉誇張道:“話說那時真真的就是井底之蛙,識得你之後,對各種人和事的看法有種……怎麼說呢,就是豁然開朗之感……”
“心境和眼界不同了,這就是新的世界觀”常宇淡淡一笑,一直旁聽而不語的坤興歪著頭看著他:“那你這種世界觀從何而來,又是如何打開的?”
嗯……常宇低頭想了下:“看儘了四百年的風雨感悟出來的”。
“嘿,我就說吧”朱慈烺眼睛光芒一亮:“說實話你是不是活了四百多歲了”。
哎,常宇歎口氣:“讀史而來,你能不能滿腦子都是那些神乎其神的東西”忍不住又說教起來:“你瞧曆代皇帝多有信奉鬼神求長生者,然彆說長生了,活過六十的才幾個,七十八十更是鳳毛麟角,過百的更是一個都沒有,真有那長生藥或者神仙保佑至於這樣麼?”注,據傳曆史上帝王活過百歲的僅南越武帝趙佗,但無史料佐證不可信
朱慈烺聽了一臉沮喪,坤興則好奇的問常宇:“真的沒個過百的甚至六十以上的都少?”
常宇點頭:“自秦皇至今共八十二個王朝,二百八十一帝,八十以上僅梁武帝蕭衍,唐武則天,宋高宗趙構及元帝忽必烈四人罷了,七十以上也僅十人,還包括那四個八十的注,自秦皇始至清溥儀,我國共經曆八十三個王朝,559個帝王正統的302包括南明那些皇帝
“你,你連這些都知道那麼清楚,你,你是怎麼知道這些的?”朱慈烺兄妹二人一臉訝然,常宇隨口道:“百度啊”
啥?倆人一怔,常宇趕緊改口到:“做太監之前百無聊賴之際就自己讀史統計玩唄,這叫百讀”
“你個騙子,我才不信呢”,朱慈烺撇嘴:“之前識的你那會,你還說你不識字呢,你能讀什麼史?”
“我說過麼?不記得了”常宇放下碗筷,伸了個懶腰:“傅山事了,今晚等著聽個響吧”。
“聽什麼響?”院子外邊傳來朱審烜的聲音,堂上的朱家兄妹趕緊離席回房去了,蓮心和青衣向前收拾了碗筷,常宇走下堂到院子裡迎接朱審烜問了安。
“聽鼓樓的響”常宇輕笑道。
“也不知道你又要搞什麼名堂”朱審烜上堂入座,常宇幫其沏了茶:“王爺這幾日忙的很喲”。
“熙熙攘攘皆為利來”朱審烜歎口氣:“王府上下上百張嘴,本王得賺銀子養家呀”。
“一口也吃不成個胖子,錢也不是一下就能賺完的,可咱家瞧王爺都掉進錢眼裡不能自拔了”常宇打趣道,朱審烜聳聳肩:“我一個清閒王爺,你說如今除了賺銀子還能做些什麼,一不參政二不參軍的還是埋頭賺銀子最為實惠”。
“王爺說這話可就同咱家見外了哈”常宇笑了,朱審烜略顯尷尬:“這話還真不是借你之口傳給皇上聽,是真真如此”。
“也罷,隻是賺銀子的同時也不耽誤正事啊,楊家那美嬌娘也該娶上門了吧”。常宇岔開話題,朱審烜歎口氣:“想過,但近來不合時宜,還是等過了年開春暖和些再辦,如若趕上你收複西安,那可是最好不過了”。
“既然王爺這般說了,那咱家可得加把勁了,到時候便以收複西安與王爺同太子一道賀喜了!”
“太子也要大婚了麼?”朱審烜一臉訝然。
常宇點頭:“皇上也說了一般的話,待收複西安後便為太子大婚”朱審烜哦了一聲:“那可真是雙喜盈門啊”。
“可不是嘛,但卻苦了咱家咯,若是……嘿嘿,可就拖延太子和王爺的婚期了,這罪過就大咯”朱審烜趕緊打斷他:“呸呸呸,哪來的若是,這天下就沒有你打不下來的城池,待過完年糧草完備兵馬已肥,你便殺將過去將那闖賊的狗頭砍成碎肉”朱審烜咬牙切齒看的出來他內心有多痛恨李自成。
“王爺既然年前不大婚,那邊收拾一下準備出個遠門吧”常宇突然說了這麼一句,朱審烜眉頭一挑:“逗本王玩呢,我一藩王無詔不得出封地的,出遠門?有多遠?平陽府還是雁門關啊”。
“去京城”常宇笑了:“京城有了生意難道不去看看?”
“你開什麼玩笑……莫非……”朱審烜突然意識到什麼了。
常宇點點頭:“是的,咱家已受到消息了,王爺也應該很快就接到聖旨的”。
朱元璋曾留下很多祖規,但有很多慢慢的就成了擺設,隻有一條規矩至始至終數百年來執行的很徹底,那就是藩王無旨不得隨意出封地,數百年來除了朱棣外,其他違反這條祖規的都沒啥好下場。
沒有皇帝的旨意,藩王不得隨意離開封地,但也不是說他們一輩子都要窩在那一畝三分地裡了,因為每年皇帝都會給他們一次放風的機會,那便是年底宗親大團聚,開個年會弄個團建將分封各地的藩王宗親召集到京城,嘮嘮嗑,聊聊家常,其實就是看看一個個聽不聽話。
去年因為形勢危急,年會沒開成,今年得虧常宇的力挽狂瀾將局勢穩定下來,且那些藩王該死的死了,該逃的也逃了,是時候從新洗牌慶祝一下,所以崇禎帝準備今年底搞個團建,大家見見麵,看看哪支哪脈有絕種的了沒。,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