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5章 皇帝請客(2 / 2)

扶明錄 浪得虛名 3875 字 9個月前

吃飯不僅僅是吃飯,主要是論政。

常宇不在,李岩三人便來出謀劃策,當然也免不了替常宇擦屁股,便如前幾日,出兵武昌之事,朝野震驚,不聲不響調集兵馬是大忌,不隻是禦史抗議,兵部,五軍都督府和內閣都跳出來,連崇禎帝都氣憤不已。

還是李岩給他擺平了,耐心安撫崇禎帝,一一逐條解釋,不打招呼便如當初誆天下擒獲李闖是一個道理的,便是讓諸方勢力一頭霧水,才好趁機摸魚,至於出兵的真正目的,拉練武昌兵馬摸其底,窺其心,敲打荊州給四川施壓。

也因此,才有了崇禎帝那義固君臣四個字。這其中少不得李岩的功勞,一早替常宇說話:“常公公的忠心日月可鑒,他自不會做出大逆不道之事,此番作為必有深意。所謂術有專攻常公公在這方麵他是專業的,皇上隻管聽好就是了”。

崇禎帝自然不懷疑常宇的忠心,他之所以生氣是因為常宇這次連招呼都不給他打,但一聽李岩說他是專業的就忍不住笑了,因為常宇經常在他跟前說,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術有專攻,各自做自己擅長的事吧,文官治國,武將衛國,這樣朝堂上就會許多口水仗了。

這些話,這段時間崇禎帝幾個也沒少在朝堂提,也憑此壓倒很多人的氣焰,直接下了旨:趁這段和平時期花大心思在民政上,還有個地方軍隊也不閒著,將周邊的盜匪冒頭就打,還地方安寧。

今兒崇禎帝在乾清門請李岩三人,依然是商議事,這件事他其實已同內閣商議過,但沒有什麼好的應對,便決定聽聽李岩他們的。

讓他苦惱的這件事,不是朝堂的火力,也不是地方上天災,亦不是邊關軍情,而是李過入京。

雖然兩方和了,可崇禎帝對李闖的恨絕不可能因為議和便有一絲的消失的,依然是恨之入骨的,把李闖八代挫骨揚灰是一直是他最大的心願!

然而終究是議和了,這想法隻能深埋心裡,至少不能說出來,也不能光明正大的做出來。

這麼深的恨,崇禎帝自然不想見來京謝恩的李過,他怕控製不住當場殺了李過,可是偏偏又不能殺,所以他不想見,也不想演。

不管不問,扔京城出醜得了。

可李過卻不是個省油燈,窺破他心思之後,反而大作文章一改往日低調變得張揚起來,四處走親訪友,青樓酒肆到處亂竄,就差沒到皇宮門外敲鑼打鼓吆喝著,我來咯,我來咯搞得朝野都知道他入京謝恩了。

而且你說他在京城哪有什麼親友,就是硬去一些官員府上拜訪,這些官員也是為難啊,見是不見啊,這可怎麼辦啊,便給皇帝施壓。

這樣一來,皮球又踢到崇禎帝這了,不想見,可不見吧全天下人都說他小氣,明和暗恨,說好的既往不咎的,說一套做一套,將來誰還敢降,誰還敢和……

更何況這會兒城外田見秀還有一支兵馬借機不走,配合城裡頭的李過搞聲勢,這般如此下去對朝廷影響極壞,而且還真怕田見秀弄出什麼幺蛾子來。

所以這事得趕緊處理,可一邊要照顧皇帝情緒和臉麵一邊還得妥善處置並且還得掃李闖顏麵,那就不好半了,至少內閣幾個大佬是想破腦袋也沒想出合適的招。

這事常宇若在必有法子。

問題是這貨不在,對京城之事充耳不聞,崇禎帝隻好讓李岩三人來出謀劃策了,三個臭皮匠還不抵那小子一個臭皮匠麼!,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