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年前明廷和韃子換俘,以阿濟格換回祖大壽一族,也就是說除了祖大壽本人外,他的兄弟和子侄十餘人也被換了回來,但也僅限於此!
那麼問題就來了,空有將而無兵!
雖說寧遠城裡還有數萬兵馬,其中不乏數千關寧鐵騎的精銳。
但是,這些兵馬是吳三桂的,此關寧鐵騎也非當初祖大壽麾下的關寧軍了,確切說是他的分支延續也可以說是新一代的關寧鐵騎。
誰的兵,就聽誰的令,即便祖大壽是吳三桂的舅舅也不好使。
所以當祖大壽回到寧遠時,氣氛是比較尷尬的。
可隨後,吳三桂就被常宇給騙走了,看似要馴服這個桀驁不遜鋒芒畢露的年輕人,實則還是幫祖大壽快速奪兵權。
但重掌兵權也絕非那麼容易,雖說寧遠軍裡的將領多是祖大壽的舊部有的還是祖家族人,且還和主將吳三桂是親戚,但其中睚眥也不少,最讓寧遠軍心裡不舒服的還是,祖大壽曾投降韃子!
一生視韃子為死敵不死不休的關寧軍,竟要被一個降將來指揮?
哦不,不是一個降將,是一家子降將!
而且像祖大壽的幾個養子,祖澤潤,祖可法,祖澤洪等人都已降清十年了,他們在韃子兵力都是個不大不小的將領,為韃子出力十年了,如今竟然要指揮我們了?
憑什麼?
惡心!
寧遠軍心不穩,對他們心生反感這是祖大壽麵臨的第一個棘手問題。
棘手並不代表無解,而且常宇相信祖大壽有能力處理好這個問題,事實上祖大壽也沒讓他失望,在常宇替他搬走最大那塊石頭後,剩下的一切水到渠成。
彆忘了,即便軍心再反感,但寧遠是祖家的根,寧遠軍裡有數不清的祖家族人任職大大小小的軍官,而祖大壽兄弟無異就是族長!
除了家族勢力外,戎馬半生的祖大壽治軍的手段和能力更不用質疑,否則豈能讓皇太極那般求賢若渴,求之不得呢。
僅僅三個月時間,祖大壽便見寧遠軍權牢牢掌控,兄弟子侄各司其職,號令之下無人不從!
掌控軍權之後,便是整頓軍紀軍務,每日操練風雨無阻,勢必要重振關寧鐵騎的威名,現如今都說東廠衛是大明最能打的,真的麼?
祖大壽表示不服氣,關寧鐵騎揚名天下時小太監都還沒發芽呢,當真是山中無老虎,顯著他這隻猴子了,當然了,祖大壽雖不服氣,內心卻也對那太監是非常佩服的,朝廷將傾之際,上下無可用之人時,他竟還能力挽狂瀾扭轉時局,試問當今天下誰人可?
們心自問,自個是沒這個翻天覆地改天換日的本事的。
眨眼功夫,祖大壽都回來一年多時間了,這期間常宇在彆處變幻風雲,他則駐防寧遠看似無功,惹得朝中諸臣狂噴不已,罵他光吃不拉,天天張嘴要錢要糧要這要那,就是啥事都不乾!
祖大壽真的啥事都沒乾麼?
顯然不是,他回來寧遠隻乾三件事,練兵,屯糧,軍事行動!
練兵前邊說了,接收兵權之後便開展訓練,風雨無阻,短短時日便使的寧遠軍的精氣神更上一層樓,至於屯糧,則是兩手抓,一手開墾軍田豐衣足食,一手就是不停問朝廷要!哪怕京畿鬨饑荒時他也不停的要。
之所以這樣,是沒人比他知道倉裡有糧心不慌的那種踏實感了,也沒人比他更知道吃人肉的感覺了!
倉裡必須有糧,不管豐年還是災年,不管打仗又或不打,糧食儲備必須要充足!
至於軍事行動,這一年多來,大大小小的衝突沒有百次也有九十九次了。
祖大壽的目的很明確,收複錦州!
但眼下實力和時機都不允許速戰速決,隻能徐徐圖之。
於是乎,白天探馬晚上夜不收對錦州區域展開明的暗的各種偵察,然後開始重修塔山堡軍事工事,這個動作很快也招來韃子的反擊,雙方先是探馬你來我往小規模的廝殺,隨後展開各種伏擊,偷襲等稍大規模的戰事,再到最後韃子竟直接出兵塔山堡,企圖毀掉這個剛修整好的工事。
雙方衝突的次數和規模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這讓祖大壽心裡也有了底,韃子那邊急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