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我是顧問委員?(2 / 2)

粘土層沉陷(由於固結和次時間效應)的二維問題。

平板在流體作用下的振動。

彈性地基上的固定邊矩形板。

跨聲射流問題的屈科米方程解法。

三七黃銅的塑性應力應變關係。

單跨及多跨彈性薄壁桿件的縱向穩定性。

彈性係統動力穩定理論中的一個變分原理。

斜交異性板的彎曲理論及其對於斜橋的應用。

以及最後一篇,就是閻解成的塑性屈服中的極限設計理論。

閻解成沒有急著看自己的論文,畢竟自己親手寫的,有什麼好看的。

他倒是對第一篇與第二篇很有興趣。

這兩篇論文,對於鐵路線路的發展都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他要看看,這個年代這些頂級學者,對於這些理論研究的深度,到底進行到了哪一步。

要知道這這理論的研究,跟特殊地區鐵路的發展息息相關。

比如某高原的凍土層,要是在理論層次上解決了。

那就可以解決很多事情了。

閻解成剛剛看完論文,房間裡便來了兩個人。

閻解成一抬頭,原來是楊總工跟李教授。

幾人打完招呼之後,很快便知道了二人的來意。

李教授笑著說道:“閻解成同誌,我們都知道,你在力學方麵有些很深的造詣。

這座橋梁工程,出現了很多困擾我們的力學難題。

所以,我跟楊總工便是找你來解惑的。

要知道這次的橋梁,橋梁空間結構的受力分析,結構複雜的次應力計算,這些東西我們都有些搞不清楚。

畢竟,這是一座以前從沒出現過的大橋,對我們而言心裡也沒有底。

當然了,主梁、橫隔梁、橋麵板、支座、墩台及基礎的設計這些計算分析,我們也已經完成了。

可是,你這個極限理論一出來,我們又不得不重新計算設計了。

這些和力學密切相關的問題,都是你接下來要跟委員會對接的。”

閻解成聽到這話,直接感覺一陣頭疼。

要知道,數學、力學理論及計算工具的進步,才能推動這些問題的解決。

現如今,這是要讓自己徒手計算了?

說到底可是一個苦差事啊。

“李教授,楊總工您二位還真是好看我了。

這麼龐大的數據,我一個人不知道要乾到什麼時候。”

聽到閻解成這話,李教授笑著說道:“肯定不會讓你一個人來的,我們這邊複合組,你來給他們分配任務,指導他們進行核算。”

閻解成聽了這話,也是不由得點了點頭。

楊總工見點了點頭,有些感慨的說道:“你那個極限理論,促進了橋梁工程進一步的發展和飛躍。

我能感覺到。它甚至可以使橋梁工程,作為獨立的科學技術被確認。

以後就不再是,憑橋梁設計者們的智慧和經驗的創造過程。

而是一門融理論分析、設計、施工控製與管理於一體的係統性學科。

力學在這其中是發揮最關鍵的作用。”

閻解成聽了這話趕緊說道:“楊總工您過獎了。

可跟我沒有什麼關係,隻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橋梁工程自然而然的會與其它學科進一步交叉滲透,派生出若乾新的學科。

當然了隨著技術的進步,跟人們對於力學的認識加深,又會對工程所需要的材料,提出了更高、更廣的要求?

事實上,新材科的出現,也無形地在引導著咱們這些從業人員,去探索新的知識領域。

因此,可以說橋梁工程在不斷地給力學的應用提出新的挑戰。

正是由於我們在不斷地迎接挑戰,才使得力學在橋梁工程中的應用前景十分光明。

所以說,我這也是適逢其時罷了。

可不敢受兩位老師這樣的誇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