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閻解成本來沒有這種義務,人家好不容易給了一個解決的方向,你們就算是不聽,那也不能這樣說吧。
“小閻那邊隻是建議,至於聽不聽看你們了,老頭子這裡還有一些工作,就不耽擱你們工作了。”
眾人聽著茅老這送客的話,也是反應過來了。
“茅老,朱工他不是這個意思,您不要在意。”
侯總趕緊解釋了一句。
一旁的朱瑞雪也是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茅老,不好意思啊,我這也是著急上頭了。”
茅老搖了搖頭說道:“都說一人智短,三人智長,你們不試試又怎麼會知道工人師傅們沒有辦法?
要知道,他們可不是三個臭皮匠。
可都是從全國調集的最優秀的工匠。
這些人很多,都是由老一輩傳承的。
也許說不定,還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再說了,你們在這裡乾著急,也做不了什麼。
試一試倒也無妨。”
侯總聽了茅老這話,也是覺得有道理。
反應又不影響工程進度,完全可以試一下嘛。
不久之後,工地上的工人都收到了這個消息。
一開始大多數人都是一臉的茫然。
要知道,這問題連那些大人物都解決不了,他們怎麼可能解決掉。
而在一群木工工作的地方,幾個人還在說著這件事。
大家都在為這個問題擋住了工程,感到擔憂。
隻有兩個七十歲左右的老頭,坐在一起用著一些小木棍跟一些繩子侍弄著。
倆人邊做,還會接著爭辯幾句。
“爸,師傅您倆可不能再吵架了。現在這頂吊不上去,咱們工程可是做不下去了。
這一條大白饃饃吃著,總覺得心裡不踏實。”
說話的是一個五十歲出頭的漢子,雖然年紀也不小了,可看著很是精乾。
那其中一個老頭,沒好氣的看著這人,然後指了指倆人剛才做成的物件,說道:“二旺,你難道就什麼都沒有看出來嗎?”
這個叫二旺的搖了搖頭,說道:“師傅,咱們咱們哪有功夫管這些啊。”
這人聽了二旺的話,失望的搖了搖頭。
另外那個老頭兒,也是搖了搖頭說道:“師兄,這些年辛苦你了。”
這人自然知道這話什麼意思。
搖了搖頭說道:“唉,師弟這話就不要說了,二旺雖然悟性差了點,可勝在人老實勤奮。
我哪能奢望那麼多。”
這倆人正是工地上的兩個大師傅,師兄叫薄有田,師弟叫李滿倉,他們的手藝那都是數一數二的。
李二旺正是李滿倉的兒子,從小跟著他師兄薄有田學手藝。
等到李二旺離開後,薄有田說道:“師弟,你覺得我們要是做一個桅杆,然後利用滑輪組跟齒盤結構,是不是比咱們倆做的這個要強?”
李滿倉想了一下說道:“師兄,我們是不是可以做成人字形拔杆。
這樣一來,側向穩定性比獨腳拔杆好,所用纜風繩數量也少。
雖然構件起吊後活動範圍小了一點,可在這裡完全夠用了啊。
我們可以在人字拔杆底下,綁上拉繩這樣也就沒了推力。”
薄有田拍了一下大腿說道:“師弟,你說的對,就應該搞成人字形的。
這樣人字拔杆起重時,拔杆向前傾斜,在後麵栓上纜風繩。
為了保證起重時,拔杆底部的穩固,咱們還可以在一根拔杆底下裝上滑輪。
這樣起重索通過它連到卷揚機上,再用繩索連接到錨碇上。
這樣一來,我估摸著有三四個就夠用了。”
李滿倉想了一下,說道:“師兄說的對,咱們先做兩個模型,好好試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