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半年成效(2 / 2)

“其一,錢財不足。府庫之中所剩的銅錢已不過數千萬,當初向糜家借的款項連帶利息,如今已經累積到了近萬萬錢,尚未支付。”

“其二,戰馬、牛羊不足。治下人口眾多,對耕牛的需求極為迫切,軍隊又進行了擴充,戰馬的儲備遠遠不夠,肉食方麵也一時難以供應充足。”

“即使加大了從各地和草原購買牛羊的力度,也還是有些捉襟見肘。”

“其三,管理人手不足。雖然各縣村的人員配備看似齊全,但是因為其中大多是臨時提拔的人員,多數在培訓並不充分的情況下就臨危受命了,亟需繼續接受教育和更新替換。”

“其四,基建人手不夠。新獲得的地盤和新建的村落,需要興修建設的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數量眾多,而現有的人手遠遠無法滿足實際需求。”

田澤微微皺眉,略加思索後說道:“這些都不難解決。錢財問題,新糧已經收獲入庫,我們的糧儲極為充足,如今中原的糧價已經漲到萬錢一石了,此時正是出手的絕佳時機。”

“趁此機會,我們還可以從中原多招收些流民,直接用糧食抵扣相關費用。”

要知道,在如今的中原,糧食已然成為了最為寶貴的硬通貨。一石糧食幾乎就能換取一個奴隸,而且還是供不應求的狀態。

畢竟,能乾出吃人這種極端事情的隻是極少數,把自己賣了,不僅能換來救命的糧食,被賣的人也能因此存活下去。

對於這些走投無路的流民來說,如果有門路可尋,他們甚至恨不得自己倒貼錢把自己賣了。天天過著啃樹皮、吃草根的悲慘日子,其中的痛苦,唯有經曆過才會明白,真是生不如死。

“戰馬和耕牛的問題,可以著手準備建立邊貿站點、擴大與鮮卑互市之事了,地點就選在望平縣。”

“如今涼州局勢動蕩不安,到處都是叛亂,朝廷已然自顧不暇,無力再顧及遼東這邊的情況。隻要我們行事稍微謹慎隱秘一些,應當不會有太大問題。”

“管理人員方麵,這半年,遼東書院已經再度儲備了不少的人手,足夠將目前短缺的人手配備齊全了。”

“至於基建人手的問題,稍後再說,接下來,我們要對異族動兵,到時自然可以利用他們來充當人力。”

陳宮彙報完畢後,賈詡穩步站了出來。

“主公,這半年來,天下局勢和朝堂之上的動靜都不小。”

“首先,天下局勢方麵,繼去年的黃巾起義之後,糧價節節攀升、瘟疫四處橫行,百姓死傷慘重。”

“因此,各地的黃巾又再度複起,有黃龍、左校、於氐根、張白騎等人,其中不少都是山匪,隻是打著黃巾的旗號而已。”

“這些勢力大多規模不過萬人左右,但數量眾多,合計起來足有百萬以上。”

說到這裡,田澤不禁將目光投向了位於末席的兩個人,張機、張牛。

張機便是後世被人們尊稱為“醫聖”、並撰寫了《傷寒雜病論》的張仲景。

與四處雲遊且無意於仕途的華佗不同,張機此時已被推舉為孝廉。

雖然他本人對官場極為厭惡,但是由於其父在朝為官,再加上他出身世家子弟,無奈之下,不得不踏入仕途。

在田澤誠摯地伸出橄欖枝,並加以耐心勸說之後,張機很快便欣然同意前來。

在遼東,他不僅身居高位,而且依舊能夠專心致誌地從事醫學研究、撰寫醫書,同時還能教導培養一些良醫、軍醫,管理各地的醫館,也算是充分實現了自身的價值。

而張牛,便是原來的張牛角。

在這半年的時間裡,親眼見證了田澤對黃巾俘虜和流民們的妥善安置與精心管理,張牛角徹底心悅誠服,歸心於田澤。

在他的心中,田澤便是大賢良師張角一般的存在,黃巾軍再也不需要新的將軍來領導,因此他毅然改名為張牛,字護田,一心一意輔佐田澤。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