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袁紹的深思熟慮(2 / 2)

但是田澤能夠這麼快就反應過來,而且下手如此穩準狠,卻是超乎了他的想象。

田承壽,勁敵也!

此時的袁紹,完全收斂了剛吞並一州的自大之心。

他一開始的計劃,早已考慮過田澤會進犯的可能,而且甚至還有利用於其的想法,借此和冀州世家爭奪話語權。

因為他明白自己能夠如此順利得到冀州世家的支持,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田澤。

北方出現了這麼一個王莽式的人物,威脅近在眼前,冀州世家自然要抱團,而且要選一位強有力的主公來抵擋田澤。

所以袁紹成為了他們最好選擇。

四世三公的袁家出身,自身魅力超群,聲望遍布四海,在冀州並無太多根基,聯合眾諸侯破董卓戰果斐然。

這不就是另一個劉秀嗎?

袁紹剛好想走的是劉秀路線。

二者自然是一拍即合。

但世家和袁紹雖然此時利益一致,卻都清楚,他們根本的利益並不一致。

東漢的例子就在眼前,袁紹自然想要的是與世家適當合作以爭取更多的話語權,冀州世家們想的卻是深入捆綁,直接做大股東。

在得到冀州時,二者正處於合作的起步階段,關係最佳,卻也是決定話語權歸屬的關鍵時期,就看誰先沉不住氣,誰先吐出更多的籌碼。

所以袁紹早就打算和田澤交戰,有外敵才能化解內憂。

若是勝了,便彰顯了他袁本初的實力,明明白白的告訴冀州豪強,得天下者必是他袁本初,跟著他有肉吃,影響力大幅提升。

若是敗了,手中的大軍也多是世家豪強的兵馬,而非他自己招募的,甚至連戰敗的責任也可以推出去。

隻要自己不敗的太難看、不敗的一無所有,嫡係兵馬和地盤折損不多,便隨時可以東山再起。

因為冀州世家彆無他法,為了自保,隻能選擇相信他袁本初,必然會為他提供更多的糧餉,從而讓他的嫡係兵馬迅速壯大,取得主導權。

無論勝敗,得利者皆是他袁本初。

就如原本曆史軌跡他麵對的公孫瓚一般,雖然界橋一戰差點玩崩,但是有驚無險,決定了公孫瓚必然的失敗。…。。

實際上的界橋之戰並未造成雙方的重大損失,戰敗的公孫瓚仍然有能力在次年發動龍湊之戰、巨馬水之戰等。

但是袁紹的目的卻是達到了。

公孫瓚對於世家豪強極為抵觸,因為他也是世家出身,然而卻是庶出,和袁紹是一個情況。

但他不如袁紹幸運,因庶子身份受儘白眼,一路走來極為坎坷,幾經生死,外加上找了個好嶽父,才從一個小吏成長起來。

在內心,他對於世家是極為抵觸憤恨的,就像袁紹對袁術一樣,所以一直不斷的打壓世家豪強。

與公孫瓚作戰,無論勝敗,他必然得利,因為公孫瓚的性格和行事,世家絕不會選擇公孫瓚,隻要開戰,他袁紹便能從世家那裡得到更多的資源和話語權。

而世家的力量根本不是公孫瓚能夠比擬的,持續下去,最終得利的始終是他。

出身袁家的袁紹,最為擅長的便是政治手段,更清楚選擇的重要性遠比努力要大得多,所以對於自己的未來早已進行了深思熟慮。

當他選擇了冀州,半個天下,就基本已經在他的掌控之下。

(本章完)

長不大的肥貓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