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合適的人選(1 / 2)

第136章?合適的人選

一切戰略的製定都離不開對局勢和人的準確把握。

沮授謀劃此事,便是基於對天下局勢的判斷,十分精妙。然而他對於各路諸侯,卻是了解不多。

就像諸葛亮聯吳抗曹的戰略一樣,他沒想到周瑜和魯肅死了之後,孫權及其麾下竟然都是“江東鼠輩”,絲毫不在意天下,眼中隻有荊州。

沮授想的很好,曹操是袁紹小弟,而且能力不俗。將其引至並州,不僅可以對付田澤,還可為袁紹南下占據兗州掃平障礙。

“主公可有辦法能召曹操前來?”沮授問出了最為關鍵的問題。

袁紹沉默了。

曹操曾經是他的小弟,但是現在……

袁家的底蘊、他的人脈雖然深厚,但如今天下大亂、人心思動,曹操也已是一郡太守,是否願意再聽從他的命令,他已經不再有把握。

沮授看著袁紹的反應,頓時明白了些什麼,繼續說道:“若是曹孟德不可,公孫瓚如何?”

袁紹麵色微沉,歎了口氣:“公孫伯圭與田承壽乃是摯友。”

“以如今的亂局,即便是摯友,恐怕也難以長久吧。”沮授說道。

袁紹在討董之時,不一樣是摯友、故吏遍布天下,然而現在呢?又有幾人會再聽他的話。

尤其是在如今袁術占據南陽和汝南之後,老袁家的資源已經傾向於袁術這邊,對於袁紹不再投入過多的支持。

袁紹聞言,嘴角微微一抽。

彆人確實是這樣,但是公孫瓚……他還真沒有把握。

沮授雖然曾為韓馥彆駕,但是並不為其所信任,諸侯討董時也未曾參與。因此對曹操、公孫瓚等天下諸侯有所了解,卻不多,除了田澤這種近在眼前的。

所以在韓馥打算讓出冀州時,沮授還曾出言勸阻。若是他經曆了諸侯討董之事,見識過這位袁大盟主當時的風采,不說為之折服,起碼不會為韓馥這種庸主獻策。

諸侯討董時,袁紹就發現,就像他的小弟曹操心懷猛虎,不會居於人下、由他支使一般,公孫瓚也是極為特彆的存在。

他就沒見過那麼頭鐵的諸侯,一度讓袁紹懷疑這廝的性格是怎麼混到現在的。

絕對的真性情,從他練出的白馬義從口號就能看得出來,這廝是個義氣無比又極為衝動的人。能活到現在,除了自身非常能打外,也是運氣好。

虎牢一戰麵對呂布都敢親自上,當時他都驚呆了。孫堅也不帶這麼莽的!

要不是田澤出手相救,這廝估計當場就涼了。

田澤於他非但是摯友,而且有救命之恩。

袁紹覺得,以公孫瓚的性格,即便自己把並州讓給他,公孫瓚恐怕也不會領情,直接跑到草原上打鮮卑和反過頭來打他的可能性遠比打田澤高得多。

因為這廝眼中,快意恩仇比奪取天下還重要,看誰不爽就打誰,尤其是對異族。…。。

聽了袁紹的解釋後,即使一向多智的沮授也不禁頭疼了。

按說能夠成為一方諸侯,起碼得有點政治智慧吧!

沒有永恒的敵人,沒有永恒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

這點道理總不能不懂吧!

怎麼這種人也能成為一方諸侯?

原本戰略頓時出現了漏洞,沮授一時間也不禁有些猶豫了起來。

袁紹的精力是有限的,有南匈奴和白波賊在,再加上並州紛亂的局勢,占據並州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還有著極大的風險。

而且並州相對貧瘠,還需要派駐大量的人手穩住局麵,又要提防田澤對任意一州的進攻,根本是得不償失。

有這時間,估計都足夠把相對富饒的徐州和兗州拿下了。

可又不能一直將並州放著不理,否則的話遲早為田澤所得。但想找一個能打的,願意前來並州,而且肯和袁紹聯盟抵抗田澤的,還真的少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